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家用路由器越来越广泛,那你知道如何选择购买家用路由器?本文就通过浅析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带你一起来了解下吧!
什么是交换机?
交换机(switch)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交换概念的提出是对于共享工作模式的改进。HUB集线器就是一种共享设备,HUB本身不能识别目的地址,当同一局域网内的A主机给B主机传输数据时,数据包在以 HUB为架构的网络上是以广播方式传输的,由每一台终端通过验证数据包头的地址信息来确定是否接收。
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同一时刻网络上只能传输一组数据帧的通讯,如果发生碰撞还得重试。这种方式就是共享网络带宽。说直白点就是,一个宿舍的网络,本来是20M的带宽,用交换机之后每个人分的依旧是20M的带宽。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什么是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又称路径器)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它能将数据通过打包一个个网络传送至目的地(选择数据的传输路径),这个过程称为路由。路由器就是连接两个以上网络的设备,路由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即网络层。(一个宿舍四台电脑,每台电脑均分总带宽)
路由和交换机之间的主要分别就是交换机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发生在第三层,即网络层。这一分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机在移动信息的过程中需运用不一样的控制信息,所以两者实现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用选择路由器就可以了,你想用交换机也得家里有好几台电脑才可以,而且,现在我们有个手机不是就可以了吗?
总的说路由器与交换机的根本分别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面上:
(1)工作层次不一样
最初的的交换机是工作在OSI/RM开放体系结构的数据链路层,也就是第二层,而路由器一开始就规划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由于交换机工作在OSI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而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第三层(网络层),可以得到更多的协议信息,路由器可以做出更加智能的转发决策。
(2)数据转发所依据的对象不一样
交换机是利用物理地址或者说MAC地址来确定转发数据的目的地址。而路由器则是利用不一样网络的ID号(即IP地址)来确定数据转发的地址。IP地址是在软件中实现的,描述的是设备所在的网络,有时这些第三层的地址也称为协议地址或者网络地址。MAC地址通常是硬件自带的,由网卡生产商来分配的,而且已经固化到了网卡中去,一般来说是不可更改的。而IP地址则通常由网络管理员或系统自动分配。
(3)传统的交换机只能分割冲突域,不能分割广播域;而路由器可以分割广播域
由交换机连接的网段仍属于同一个广播域,广播数据包会在交换机连接的所有网段上传播,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通信拥挤和安全漏洞。连接到路由器上的网段会被分配成不一样的广播域,广播数据不会穿过路由器。虽然第三层以上交换机具有VLAN功能,也可以分割广播域,但是各子广播域之间是不能通信交流的,它们之间的交流依旧需要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