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空之下拍摄“中国天眼”的时候,我常常想起一首小诗:“你也曾是银河的浪漫子民,孤身坠入地球,等不到群星来信。”
从古至今,人们都渴望一双“慧眼”,能够帮助人类最大限度地接近“宇宙从哪里来,又将到哪去”这个终极命题。
为了最大限度拓展人类的视野,中国科学家们在贵州的喀斯特洼地里建立了“中国天眼”。可以说,“中国天眼”也是全人类眼睛的延伸。
目前“中国天眼”运行稳定可靠,灵敏度稳居世界射电望远镜之首,可有效探索的空间范围体积远超此前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
从2008年奠基,到如今“中国天眼”已进入成果爆发期,我也以记录者的身份,全程见证了“中国天眼”的每一个关键瞬间。从第一块反射面板安装,到4450块反射面板安装完成;从项目初见雏形,到宣布落成启用;从首次发现脉冲星,到发现660余颗脉冲星;从通过国家验收,到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我也见证了中国“天眼”从啼哭落地到蹒跚学步、最终成为青年才俊、国家栋梁的全过程。
数年追随,我利用“中国天眼”的维护保养时间,走遍了“中国天眼”周围的群山,拍摄了各种气候条件、各种光线环境下的“天眼”。
在见证“中国天眼”成长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怎么才能拍摄到不同常规、充满想象力的精彩照片。
“中国天眼”所用的反射面由4450个反射单元构成,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这4450块反射面板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孔,这样无论是降雨,还是从空中飘落的细小灰尘,都会通过这些小孔落下去,而不会在“天眼”内部积聚下来。
在让降雨和灰尘落下的同时,光线同样能穿过小孔,也就是说,如果在“中国天眼”旁边的山顶放置一台相机,那么从“中国天眼”下面射出的光线,也能穿过反射面板,并抵达我的相机。这时候,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心中产生了——对“中国天眼”进行光绘摄影,点亮“中国天眼”。
2016年6月27日,“中国天眼” 反射面板即将安装完成。我在“天眼”旁的观景台上,慢慢看着夕阳落下,满天繁星从我的右前方出现。施工车辆在“天眼”下面往来不绝,馈源舱位置灯火通明。
在长达20分钟的长时间曝光后,我拍摄到了这样一张充满了“奇幻色彩”的照片。
这是2016年6月27日拍摄的“中国天眼”。
络绎不绝的施工车辆为“天眼”下面的道路勾勒出美丽的光轨;“天眼”中正在安装的“眼球”部分闪闪发光;检修人员绿色激光笔的光线透过反射面板进入我的相机;远处的繁星画出美丽的星轨……更不可思议的是,远处正在建设的“天文小镇”将天空渲染成奇幻的紫红色。
在这张照片中,星空、车辆都变成了画笔,为中国“天眼”勾勒出绝美背景。
这张照片成功之后,我发现,一张成功的“天眼”照片,应该同时具备“新闻性”、“艺术性”,能带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
在喀斯特洼地里建一个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作为全人类眼睛的延伸探索宇宙的秘密,这本身就是一件充满了想象力的事,而成功的“天眼”照片,也同样应该具有这样的想象力。
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宣告落成启用。此后,要想实现点亮“天眼”想法,实施起来其实非常困难。为了让望远镜能“安静”地仰望星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划出了方圆近30公里电磁波宁静区。这就意味着,所有的电子设备都不能带入电磁波宁静区内。这也给我的拍摄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要想拍摄,只能在每年的“天眼”维护保养期间进行。
而随着“中国天眼”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天眼”现在基本上是白天维护保养,晚上又继续进行观测任务,能在夏季晴朗的夜空碰上一次夜间维护保养的拍摄机会,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
2020年1月,在“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时,我正好遇到了“中国天眼”夜间维护保养的拍摄机会。
随着拍摄窗口期到来,新的问题也相伴而生。夜间的“中国天眼”由于没有任何辅助照明装置,在完全漆黑的夜空下,目前的相机宽容度很难同时将夜空和“天眼”同时拍摄清楚。
带着这个问题,一个想法油然而生:能不能用类似于闪光灯对被摄物体补光的方法对“中国天眼”进行补光拍摄,用灯光来点亮“中国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