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曾一度爆火的智能音箱再次走进公众视野会是因为偷拍事件?
7月上旬,“女子玩智能音响发现多名房客被拍”相关词条冲上热搜。随后,涉事的小度智能屏产品官方回应称,小度智能屏不会默认、自动开启摄像头及“看护助手”功能,仅设备管理员有权限开启该功能。
这让智能音箱用户的隐私安全问题又一次暴露在了聚光灯之下,引发大众的担忧。
但让智能音箱厂商们头疼的问题绝不止于此。根据洛图科技最新发布的《中国智能音箱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报告,2022年5月中国智能音箱市场整体销量为215万台,同比下降26.6%。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4个月中国智能音箱市场整体销量均同比下滑。而且报告称,2022年大部分月份销售同比下降已成定局。
那么,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何跌跌不休?当前智能音箱行业面临的挑战有哪些?智能音箱何时才能重返高增长轨道?
1--国内巨头“三足鼎立”
众所周知,智能音箱是个舶来品。
2014年11月,亚马逊推出全球第一款智能音箱Echo,产品一经上市便很快在美国走红,仅短短两周内,出货量就突破百万台。
随后,多家互联网科技企业接连下场,智能音箱市场陷入混战,最终亚马逊与谷歌占据了头部市场份额,苹果公司紧随其后,Facebook则仍在苦苦追赶中。
而Echo的大获成功,也让国内的智能硬件企业看到了智能音箱的未来,当时恰逢AI大潮掀起的初始阶段,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智能音箱是人们进入“物联网世界”的第一个入口,而且在家庭场景中落地最为便捷。
2015年8月,科大讯飞联合京东推出国内第一款智能音箱叮咚A1。据「子弹财观」了解,叮咚在推出的第二年便斩获了年销量10万台的成绩,占到当年市场的65%。
不过,叮咚音箱的优势并没有持续多久。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因为当时的智能音箱市场尚未得到过多关注,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较小;二是因为叮咚音箱在京东战略布局中的边缘化以及公司内部的分歧等原因,叮咚音箱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
2017年7月5日,阿里巴巴正式发布了智能音箱“天猫精灵X1”,仅售价499元,定价为行业最低——当时智能音箱价格普遍在千元左右。
时隔21天,也就是2017年7月26日,小米正式发布了首款智能音箱“小米AI音箱”,售价更是下探至299元,直接击穿智能音箱这一品类当时的“价格底线”。
“智能音箱作为公司的战略可以不赚钱,音箱的定价逻辑遵循‘售价不低于硬件堆料和工厂加工费的总成本价’的原则,而研发成本完全由小米自行承担。”小米智能硬件部总经理唐沐曾表示。
2017年双11,天猫精灵凭借99元的促销价拿下了100万台的销量,成为国内第一家销量破百万的智能音箱。
随后,百度快速跟进。2018年6月11日,百度对外发布了首款自有品牌智能音箱“小度智能音箱”,售价249元,尝鲜价仅为89元。
伴随着BAM(百度、阿里、小米)三巨头的加入,一场智能音箱“烧钱大战”正式拉开序幕。为了迅速抢占市场,三家企业通过巨额补贴降低产品价格的方式来吸引大众购买。可以说,无论最初音箱的定价是多少,最终通过补贴都降到了百元以内。
而巨头的粗暴补贴、低价策略,直接引发了智能音箱市场竞争格局的洗牌。
据「子弹财观」了解,一大批中小型智能音箱厂家受到冲击黯然离场,而凭借领先的研发技术、巨大的推广流量以及数据沉淀等层面的优势,百度、阿里和小米这三家巨头牢牢掌握住了智能音箱市场的议价权和话语权。
到了2020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格局基本已形成阿里、百度、小米“三足鼎立”之势。相关数据显示,在2020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上,阿里、百度和小米的销量共占市场份额的95.56%,其中阿里的销量位居第一,大致为1285万台,市场份额达到34.96%;百度和小米分别以1228万台和1000万台左右的销量位列二三名,市场份额分别为33.40%和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