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交 > 科普中国

沉浸小金刚,音乐自在享!万魔降噪头戴蓝牙耳机体验

常驻编辑 科普中国 2022-08-17 耳罩   通透   圆润   音质   麦克风   耳机   深度   自在   外观   环境   智能   音乐
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耳机的伸缩架虽没有段位刻度,但调节时还是能感觉到一定的段落感,可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头围尺寸。另外,它的佩戴并没有包耳式耳机所带给人的压迫感,三点式固定很稳固,同时也能做到自然贴合。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万魔降噪头戴蓝牙耳机采用了压耳式设计,我很喜欢这种内里猩红的耳罩,有够暗骚(L、R标识并没有作异色处理,但已足够醒目)。另外在耳罩与头架结合处有转轴可以近乎90度向内折叠,加上180度的水平转动和一定角度的倾斜,你可以随意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这点还是很惬意的。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整只耳罩由弹力十足的内衬海绵+亲肤细腻的蛋白皮包裹组合,在保证良好透气性的同时又能维持佩戴时的舒适度。就户外实测来说,开着中央空调的商超以及有微风的荫凉处都是比较清爽的,持久佩戴不会有明显的闷热感,耳机的物理隔音效果本就不错,而在开启降噪后基本上可以最大程度的隔绝周遭的环境音。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耳机的所有按键都集中在右单元边侧,为了不会引发误操作,电源键被单独安排在了一侧。旁边的两个小孔则是指示灯与麦克风。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另侧的ANC(主动降噪)与音量加减键。佩戴后正好位于后侧,操作起来还是很便利的。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ANC键旁的“QuietMax”特写:与1MORE的新降噪豆一样,万魔降噪头戴蓝牙耳机也搭载了自家专利的双馈智能降噪技术,降噪深度可达35-40dB,这足以从容应对户外复杂多变的噪声环境。其所搭载的高性能麦克风(左右耳机腔体内均搭载有前馈、后馈双麦克风)融合AI智能算法,可自适应消除大部分环境噪声,即便是在嘈杂的街巷环境下,能做到顺畅沟通,清晰应答。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Type-C口及耳机孔特写:续航方面,除开头提到过的快充外,万魔降噪头戴蓝牙耳机的续航可以达到惊人的70个小时(既便是ANC主动降噪开启后也能连续播放50小时),以每天听歌5小时算,足够用上10-14天。另外,虽然是蓝牙耳机,但万魔降噪头戴蓝牙耳机还是保留了祖传3.5mm耳机插孔,这样可以方便喜欢有线听歌的朋友,或者耳机突然没电时在有线模式下使用。这也是1MORE一贯的传统了,早在其颈挂式降噪耳机里就支持有线/无线双模式的自由切换。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体验:

使用的便捷性上,1MORE的耳机都支持通过专属APP来实现对耳机功能设置与拓展,SonoFlow当然也是如此。配对成功后可以选择是否打开高解析音频格式和OTA升级,此外还支持12组专业音效的自由切换,去年新增的“舒压旋律”是个很不错的功能,想要午休可以换上不同的自然背景声,更有助于睡眠。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具体来谈下它的降噪和音质听感吧,先来说下降噪:前面提及过,万魔降噪头戴蓝牙耳机搭载了自家的QuietMax降噪“黑科技”,结合智能算法可以达到深度降噪。如果是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默认关闭降噪就可以了,一是耳机本身物理隔音表现就很优秀,再则可以节约一部分电量。当身处更为嘈杂的环境下,如人声喧闹,各种杂音的商场、大厅等场所,或者户外环境下,就可以开启降噪。mL2拜客生活常识网

就效果来说,耳机对周围环境音的抑制力还是不错的,近处的说话声和附近的喧哗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声音减弱了不少,对应着在听歌或听音频类节目时会有更沉浸感和集中注意力,不被外界环境所干扰。拿来出街,在车站、马路上既可以消除掉大部分背景音,又不至于影响听到播报或汽车鸣笛的声音。当然个人建议过马路时最好还是切换为通透模式。总的来说,就降噪而言,万魔降噪头戴蓝牙耳机的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它能够在充满各种噪音的环境中获得相对安静的小世界,让你暂时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在内心世界中休酣、思考。

相关阅读:

  • 王者归来,双机神器
  • 梅思安V-Gard耳罩,守护工人的听力健康
  • Bose
  • aptX无线耳机开箱评:裂开了,真的一点延迟都没有,“吃鸡”
  • 雷蛇北海巨妖这两款耳机颜值称霸,音效爆炸
  • 降噪蓝牙耳机哪家强?飞利浦Fidelio
  • 有维迪声V850降噪耳机,宿舍静似图书馆,听歌看书不分心
  • ChinaJoy2017雷蛇电竞外设震撼亮相助力NGA战队水友赛
  • 飞利浦SHP9600三频均衡声音通透
  • 静享音乐尽享品质生活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