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Mintina
影像提供:Alkuron Williams
此刻,这已经是一则旧闻 - 6,600万年的新闻 - 导致恐龙灭绝的小新星撞击了现在称之为尤卡坦半岛区域。但是直至近日,没有人知道事情发生在春季。最近的发现或解释了为何此次事件导致一些物种灭绝,而另外一些则依然存在。
2月发表在声名显赫的《Nature》日志的报告使用化石作为研究对象,科学家表示11公里宽的小新星(讽刺地)在新生命繁衍的季节击中地球。
此次结果源自2019年人们在北达科他州Tanis地区意外发现的“化石坟墓”,其中包括大量动物化石。如同海啸般的大浪填满岩石和碎屑,或者掩埋这些动物,或许在小行星击中地球一个小时内便杀死了它们。
如果事实如此,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会更多地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
北达科他州化石堆中的匙吻鲟化石
照片提供:Melanie During
化石提供更多信息
“对于我们来说,显而易见,我们需要分析这些骨头,获得关于受到影响时刻的宝贵信息,”来自瑞典Uppsala大学,此次报告主要作者,Melanie During写到。
团队把化石送到位于法国的欧洲同步辐射研究机构。他们借助粒子加速器进行检测,并发现骨头的季节性增长与树木的年轮颇为相似。扫描结果也显示了不同季节骨头的形状和尺寸存在差异。
法国欧洲同步辐射研究机构
照片提供:ESRF
这些物种主要包括匙吻鲟和鲟鱼。同样来自Uppsala大学的Dennis Voeten解释到,所有的鱼骨细胞在不同季节的生长情况存在差别。加速器使这样的差异变得非常明显,研究人员依次判定小行星撞击的时间。
“我们看到动物死亡时,细胞的密度和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并未达到峰值,这样显示这种增长在春季戛然而止,”Voeten表示。
恐龙灭绝为何没有导致所有的生物死亡
感谢动物的生命循环,此次发现解释了为何部分物种在灭绝中存活下来,而其他一些则没有。
三角龙的头骨化石
照片提供:Ivan Radic
与恐龙和部分海洋生物不同,大量动物,如鸟类,鳄鱼和蛇类在此次事件中存活下来,这也导致了人们存在一些疑惑。团队发现大部分幸存的物种或生活在南半球。
小行星在春季击中北半球。这意味着动物和植被结束冬眠,或是刚刚苏醒 - 状况使他们面对灭绝的险境。另外一方面,南半球此刻正值秋季,动物正准备冬眠,或是蛰伏。
“南半球的生态系统循环在南部的秋季停滞,恢复的速度却是北半球的两倍,包括生物恢复的季节影响,”研究显示。
团队希望这个发现能够成为准确判断小型撞击日期的(有力)基础。
信息来源:Sam And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