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退役在即的国际空间站问题不断,如今,宇航服又出现了问题……
因宇航服电气问题,舱外任务被叫停
据环球网援引塔斯社报道,由于宇航服的电源出现故障,导致俄罗斯宇航员阿尔捷米耶夫提前结束了太空行走,目前已返回了国际空间站。
![](http://imgq8.q578.com/ef/0820/e1388f8ab5c1bd1b.jpg)
国际空间站内部图
据悉,俄宇航员阿尔捷米耶夫和马特维耶夫打开了国际空间站俄罗斯“探索号”舱舱门,准备执行为期6小时44分钟的舱外任务。同时,该任务还将在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的网站上在线直播,此次任务主要是为欧洲航天局制造的“欧洲机械臂(ERA)”工作做准备。
然而就在执行舱外任务的过程中,俄罗斯飞行控制中心的专家发现,阿尔捷米耶夫随身装置的电压在其出舱后非常低,阿尔捷米耶夫必须立刻返回太空舱。宇航服的电池耗尽,对于宇航员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电池耗尽后,真空泵和通风装置就无法工作,严重的话甚至还可能失联。
![](http://imgq8.q578.com/ef/0820/08f29de3f47addc5.jpg)
国际空间站资料图
NASA宇航服问题频出,差点淹死一名宇航员
其实,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因为宇航服的问题被叫停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据悉,NASA所使用的宇航服已经使用了40多年,宇航服出现故障、头盔进水这些都早已是“家常便饭”。
本月初,一名美国宇航员在空间站外工作时,由于水漏进宇航员的头盔里,这些水聚集在头盔面罩的内部,严重影响到了宇航员的视野。NASA不得不叫停国际空间站所有的太空行走任务。
更加令人后怕的是,在几年前的一次事故中,由于身穿老化的宇航服执行太空任务,差点淹死另一名宇航员。
要知道,在微重力的太空环境中,一旦宇航服出现了漏水的情况,将会以液滴的形式处于失重悬浮的状态,由于宇航员的面罩和宇航服是完全独立的,航天员只依靠自己的双手是没有办法自己脱困的。这些悬浮着的水珠甚至可能会被航天员从鼻孔或嘴吸入,可能使人呛水、窒息,严重时可能会威胁到宇航员性命,危险系数极高。
![](http://imgq8.q578.com/ef/0820/39b17c4f79cae068.jpg)
身着舱外航天服的美国宇航员
严格要求,中国新一代航天服更可靠
截至目前,国际空间站上最年轻的航天服也已经服役了20多年,甚至还有更“老”的。相比之下,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航天设施就要年轻很多。而且中国对航天服在衰老曲线上的要求非常严格,一旦航天服出现衰老迹象,就会被退役,所以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像美俄宇航服这样的问题。
在经历过多次舱外任务后,中国新一代舱外航天服已经充分验证了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的性能。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介绍称,“飞天”舱外航天服有3大优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