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华为在操作系统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目前华为自研的鸿蒙操作系统完成了重大生态突破,已经实现超3亿台自有设备搭载。
在这之后,谷歌加速跨终端的生态应用布局,决定发布支持跨设备的SDK,到时候安卓APP可以在苹果,Windows等操作系统上运行。谷歌这是开始着急了?谷歌手握Fuchsia OS,能成为鸿蒙对手吗?
鸿蒙生态加速发展,谷歌着急了
华为和谷歌是走在两条道路上的竞争对手,华为原本依靠安卓系统实现数以亿计的年出货量,在海外市场大放异彩。这给谷歌赚取庞大的广告费,推动安卓系统生态的大力发展。
而谷歌却对华为停止GMS服务的授权,致使华为海外手机无法使用谷歌移动框架,出货的手机相当于“板砖”,和谷歌相关的应用商店、游戏、云盘、地图等等APP功能都无法使用。
华为决定自力更生,于是有了鸿蒙操作系统项目。从2019年发布Harmony OS 1.0系统至今,已经到了3.0正式版本。
而且根据华为公布的数据,鸿蒙已经突破了3亿台的设备搭载数量。如果再加上国产厂商的鸿蒙智联设备,可能数量达到了4亿台以上。
眼看鸿蒙生态加速发展,谷歌要是再不做些什么可能就晚了。谷歌最大的优势在于掌握安卓内核,拥有安卓阵营的生态把控权。在数千万开发者的支持下,为谷歌贡献上百万款安卓APP生态池。
谷歌目前正在布局Fuchsia OS,这是对标华为鸿蒙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也能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终端设备上运行。
只是Fuchsia OS生态进展有限,尚在开发阶段。为了促进Fuchsia OS生态的健全,谷歌宣布新决定,将推出跨设备软件开发工具包SKD,让安卓APP可以在电视,平板电脑以及汽车等众多设备上运行。哪怕是苹果手机,也可以因此运行安卓APP。
这是谷歌少有的跨设备终端布局,说明谷歌开始着急了。鸿蒙生态发展日益壮大,和谷歌Fuchsia OS拉开了明显的差距。
或许谷歌知道正常的开发进程很难追上鸿蒙,所以谷歌的策略是发挥安卓APP生态池的优势,把上百万款的安卓APP兼容在其它终端设备。如此一来,等谷歌正式发布Fuchsia OS的时候,用户就不需要为APP数量少而感到烦恼了,软件生态的问题立马得到解决。
当然,具体有怎样的效果还需要时间观察,开发者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跨终端的软件开发。而且相比于鸿蒙系统,谷歌Fuchsia OS有不少取巧的行为。
比如鸿蒙系统是完全从底层架构入手,华为为开发者提供方舟编译器,后续还将带来仓颉编程语言,再加上开源社区的优秀代码贡献,开发者真正从技术底层入手,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适配的效果。而谷歌想要用软件工具包解决问题,哪有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