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慧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高智慧与低智慧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原初的智慧是相同的。所以,要论证清楚《高智慧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就需要彻底追根寻源,避免陷入抽象概念的理论假设而自欺欺人。
科学研究表明,意识因大脑神经细胞网络的电磁运动而产生。对身体绝大多数部位的刺激和对绝大多数事物的感知,都能使动物的大脑产生意识。
甚至在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大脑内的已有意识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意识。区别是,低智慧动物的意识活动有限而简单,高智慧动物的意识活动无限而复杂。
人的高智慧意识,是大脑对内外情况的觉察,具有自发性,能够本能地区别“实象”还是“想象”。做梦时,意识处于潜活动状态,无法区别“实象”还是“想象”。
高智慧的意识,其自发性表现为无法停止,正常的人在清醒的时候,即便什么也不想,也是有意识地什么也不想。对某种事物的无意识,并不是此时此人对所有事物都无意识。
当一个人的主导信念形成之后,他区别“实象”还是“想象”的意识就并不总是客观的。当内外情况符合主导信念时,基本能够客观地区别“实象”还是“想象”。当内外情况不符合主导信念时,往往无法客观地区别“实象”还是“想象”。
所以,老子和孟子都赞扬“赤子”。小孩子没有形成主导信念,言行都很真实和本能,不会自欺欺人。成年人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会有主导信念。因此,古代哲学的“赤子之心”,不是没有主导信念之心,而是建立正确的主导信念——有“实事求是”的真善美之心。
在人类主流理论中,最“实事求是”追根寻源的是《量子力学》,已经深入到物质的基本粒子,并且还得出了“量子层面的过程完全是随机的”这种惊人的“反直觉规则”的结论。
当然,量子力学结论所反映的实象,“只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的又一个奇迹,但是它不是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世界顶级学者,也已经对这个结论有清醒而确定的认识。不懂装懂的人,却如获至宝地用量子力学的结论以偏概全、大做文章。
事实和逻辑显示,人类的脑细胞网络活动的形成过程,在微观层面是“随机”的,但是在宏观层面,产生的高智慧的结果却是“确定”的——自然而然地必然如此。全部的随机和偶然,产生不了长久存在的高智慧,更无法产生长久存在的地球和宇宙。
高智慧可以感知无限大和无限小、随机和确定、偶然和必然等等无尽的多重的事物组合,低智慧却没有能力感知如此复杂的东西。由此看出,低智慧的意识结构不能无限复杂,高智慧的意识结构能够无限复杂。
实际上,并不是意识不占空间,而是“小”方向上的空间结构,完全与“大”方向上的空间结构同样复杂。也就是说,意识空间极其微小,高智慧的意识甚至能够到达无限小,并不是不占空间。当然,“无限小”接近于不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