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估值水平:基于公司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核能概念具有一定稀缺性,赋予公司35-45倍合理市盈率。
3、发展潜力:核电未来增长前景广阔,公司技术积累丰厚,未来有望挑战百亿市值,但是当前净利润规模水平仍显不足,百亿市值仍需几年来实现。
·预测假设:营收增长:50%、40%、40%;净利润率:22%、24%、24% ·营收假设:2022E:5.2;2023E:7.3;2024E:10.3; ·净利假设:2022E:1.2;2023E:1.8;2024E:2.5;(即达到条件时对应市值,须根据实际数据调整) ·影响公司利润核心要素:1、核电投资周期;2、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3、国产替代进程; ·市盈率假设:35-45倍 ·2024年估值假设:85-110亿;当前估值假设:55-70亿(基于25%/年收益预期);价格区间:65-85元/股(未除权、除息); |
五、投资逻辑及风险提示
1、投资逻辑:(1)核电智能装备需求快速增长;(2)公司在核电智能设备领域竞争优势突出;(3)在手订单充足,业绩增长较为确定。
2、核心竞争力:(1)技术优势;(2)产品优势;(3)先发及品牌优势。
3、风险提示:(1)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2)原材料价格上涨;(3)关联交易风险;(4)季度业绩波动风险。
·核心竞争力 1、技术优势 核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是涉及机械工程、核科学、机器人、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等多个学科和专业的深入交叉,涵盖了理论研究、试验系统开发和工程应用等多个环节的一项复杂、富有创新的系统研究工程,具有技术门槛高,实现难度大的特点。公司自设立以来,对近百种材料、关键部件等进行了多批次的耐辐照、耐酸性、长寿命等方面的测试,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并基于此形成了产品及设计标准,对公司智能装备的研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司已获得授权的专利共计139项,其中发明专利49项。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