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如今互联网头部就那么几个巨头:
第一梯队:腾讯、阿里
第二梯队:字节、美团、百度、京东、
第三梯队:滴滴、拼多多
第四梯队:快手、小红书 、知乎、小米、 微博、B站
今天,就从普通产品使用者的角度,猜测一下互联网各个赛道最终市场格局。
支付领域:
先说结论:支付宝打不过微信支付。
大家都知道,自2014年微信借春节红包切入市场后,支付宝一支独大的局面被打破。自此之后支付宝节节败退,如今的线下支付,微信支付与支付宝使用比例达到了惊人的63%:37%。为什么?
最大的原因就是支付宝支付体验太差,
线下支付一杯奶茶,打开微信扫一扫就支付完毕,支付结果页干干净净。而你用支付宝呢?,我不知道有几个人分得清余额、余额宝、余利宝是咋回事,反正软件本身已经开始纠结了,给用户来个长长的选项,后面接着用户绑定的信用卡、储蓄卡一大堆,翻都翻不完,好不容易支付完毕,又弹出一堆的积分、优惠券、理财券、游戏券、保险...,不理怕错过,你要点开一个就是没完没了,领个种子玩个游戏,看看送的保险条款、理财金咋使用,恨不得你花十多元买奶茶,广告费得把它赚回来。等你浏览完这些”福利“,奶茶都喝完好久了。

腾讯的产品就是强,多简洁。张小龙好样的。
高手云集的阿里,做出来就这产品?仗着独特的市场地位,就可以这样折腾用户?
说实在的,阿里毕竟有钱也肯花钱请人才,比如,我也使用阿里云和阿里的FastJson(通讯解包技术),阿里的技术实力绝对不差,但,就这产品体验?
支付宝已经是一个杂货铺,大量的新名词,大量的应用,各种交叉引流,有几个人能搞清楚支付宝到底里面有多少东西,支付宝,你是不是应该改个名了?
除了支付宝之外,阿里产品从体验上来说,鲜有亮点,连我常用的阿里云也一样,放大了字号看不到登录框,找个功能象在杂货箱里找小螺丝刀。太乱了,太杂了。
说实在的,阿里的产品体验比腾讯至少差一个等级!
QQ邮箱、QQ播放器、微信‘...个个精品,简洁易用,除了连横版都看不了的视频号,腾讯代表了互联网产品的标杆。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产品做得好的,腾讯后面是迅雷,和360,可惜这两位的方向差点意思,施展空间不够大。
·支付赛道,阿里如果产品不彻底重塑,真的没戏。倒是那些涌动的追赶者,比如央行的数字钱包、华为的华为支付,有机会脱颖而出。
用户们只不过是想扫一下支付而已,一个扫描键足矣!单击开始扫描,长按充值或者绑定卡等设置,不行吗?
我曾经用支付宝时把支付扫描键独立出来,当时想着阿里终于想通了?后来竟然找不到图标了!
电子商务 :
这是阿里的老版图,也是互联网最大的一块蛋糕,现在已经被京东、拼多多冲击得七零八落,还得加上美团的社区团购(饿了吗得算成阿里旗下),字节、快手的直播带货、视频橱窗...单从国内市场来说,阿里虽然推出了阿里巴巴、淘特等产品,也止不住市场不断流失。虽然淘宝、天猫根深叶茂,也不免颓势尽显。
说到底,还是阿里技术顶级,产品垃圾。凭着之前的一家独大,用户没选择,骄横惯了。
京东在线上商城方面表现得中规中矩,凭着精细、高效的管理、物流,稳筑护城河。
拼多多一路杀出重围成为线上商城领域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估计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拼多多,除了继承了阿里更杂更乱的产品体验,还将各种不入流的营销手段发扬光大,成为真正的套路之王:到处脸不红、心不跳地广告新用户送100元,安装 后永远告诉你最幸运、再下一单就全返,结果一单接一单;天天领红包,这50、那100,微信天天一大串几分钱的到账,加起来不到三毛钱。领红包告诉你差一分就返50,把这一分分成了1000个元宝,你无论再下多少单,都不可能拿到,过几天,清零了,下周再来一次。那个50元的旁边,截图下来,用放大镜可以隐约看到圈着一个“最高”,总共也就几分钱,你怎么不写上最高一个亿?拼多多的老用户,早已经对此免疫,无论现金大转盘、天天领现金、每日摇红包、下单全返,连点都懒得点一下.-我信你个鬼,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