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是影视产业调整和转向的一年。
长视频平台告别跑马圈地阶段,迎来提质减量的下半场;文娱市场回归内容价值,精品化创作、沉浸式体验等成为市场引爆点。
产业环境的变化,影响着长视频平台的内容策略。9月15日,在“2022爱奇艺iJOY悦享会”上,爱奇艺发布了235部新片单,覆盖剧集、综艺、电影、动漫、纪录片、体育等多个领域,丰富的内容储备满足了各个圈层多元需求,也实现与观众的情绪共振、价值认同。
每年的悦享会,都是爱奇艺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思考。235部片单背后,是“冷静增长”策略下的内容生态新升级,也是长视频变革中爱奇艺试图叩开内容产业未来之门的探索。
“近来网络视听行业环境向好,看到信心在归来、理性在归来、用户在归来、创作在归来,这让我们坚信,集中人才和资源专注高品质内容创作,有助于实现影视行业长期主义价值。”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兼专业内容业务群总裁王晓晖强调。
优质内容是精神刚需 长视频高溢价时代仍在
对于视频平台而言,高质量内容始终是平台乃至行业维持良性发展的基石。
年初至今,《人世间》《猎罪图鉴》《警察荣誉》《亲爱的小孩》《苍兰诀》等爆款为平台带来良好收益,助力爱奇艺实现连续两个季度运营盈利,再次证明了好内容的号召力。
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曾谈到:“观众对优秀作品的刚性需求是永远的,创作人员的创意能力是无限的。市场变化会带来更多空间”。
今年悦享会,爱奇艺用235部新内容将“提质减量”和“回归内容”落到实处,既有创新主流的国民大剧和极致垂类剧场,也有成功节目的回归和创新,更有新赛道的尝试和内容类型新边界的探索。
在剧集领域,国民大剧无疑是重磅主流,具体分为时代旋律、成长力量、万家灯火、风云家国、东方情缘五大类别。既有《大考》《狂飙》《球状闪电》《龙城》等关注现实生活、青年奋斗的作品,也有《长风渡》《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新川日常》《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等重构东方传奇世界的年轻态作品。同时,迷雾剧场、恋恋剧场、小逗剧场三大剧场厂牌也将继续输出优质剧目。
综艺方面,20余档综艺节目覆盖舞台竞演类、生活治愈类、奇趣游戏类、文化潮流类四大赛道,《种地吧少年》《乐队的夏天3》《追风吧少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等众多创新内容表达年轻潮流,满足不同圈层需求。
深耕产业多年,王晓晖认为,好内容要具备经典叙事结构、人物结构,时代共情,以及新的视听表达三个基本方向。作为创作者,要持续保持内容持续的创新性,集体力量、专业力量、机制力量必不可少。“对行业的热爱,强大的学习能力、整合跨界的宏观视野;以及数据辅助下,从创意、评估、到制作、后期上线、审核等每一环机制管理,都是保证项目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在他看来,长视频行业仍处于沉浸式匠心消费的高溢价时代,只有坚持打造好内容,才能赢得用户。未来长视频内容的质量会越来越高,共创的内容会越来越多。
锚定长期主义 冷静增长中高效率投入
今年以来,曾经火爆的影视市场开始降温,影视剧数量缩减,但爆款内容却依旧火热。
灯塔数据显示,今年头部作品中播放量TOP10的作品累计播放的大盘占比达37%,较上年小幅上升;从平台数据看,继2018年的《延禧攻略》后,爱奇艺今年连续出现了《人世间》《苍兰诀》《罚罪》三部站内热度破万剧集。
文娱市场回归内容价值,整个剧集市场处于沉淀期,虽然强调提质减量、降本增效是大趋势,但在爱奇艺看来,这并非简单粗暴地减少内容成本投入,而是要在冷静增长中理性地投入。
“不是不投入,核心还是要增长,在内容方面恰当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王晓晖解释,在内容领域的投入,一是现阶段的降本,更加注重优质内容,必须保证投入最合适的内容;二是增效,尤其是剧集要未雨绸缪,有丰富的储备,要建立实施剧集多样性的长远规划。
在他看来,所谓的“降成本”是“降数量”和“降60分及以下的内容”。“比如A级以下的内容基本都不做了,在数量下降的基础上,剩下的投入则要做结构性调整,对于不太合适的内容投资成本要降低;更符合头部剧集效应的,加码越高吸金能力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