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收入准则下公司毛利率水平仍居行业前列。公司产品主要以软件形式销售,标准化程度较高,在收入准则调整前,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一直保持在90%以上。
2020年以来公司执行新收入准则,将与合同履约义务相关的软件项目实施及维护服务人员费用归入营业成本核算,毛利率有所下调,2020年和2021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分别为77.09%和72.99%。但纵观同类型公司,公司金融IT软件业务毛利率水平仍居行业前列,展现了公司较强的产品水平。
公司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净利率保持较高水平。因为新收入准则将部分销售费用纳入营业成本核算范围,销售费用率由2019年的23.94%下降到2020年的8.48%,期间费用率相应优化,2020年为57.08%,相较2019年同比减少近20个百分点。
综合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调整来看,新收入准则对公司净利率影响较小,2021年公司净利率为27.11%,近三年净利率水平一直保持在25%以上。
重视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出众。公司产品长期在业内处于技术领先优势,与公司持续高研发投入密不可分。
公司不断充实行业尖端人才,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研发、产品体系和团队,2017-2020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一直稳定在60%左右,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略下降至45%,主要系公司整体员工规模扩充较快,较上年同期增长36.67%所致;
从研发投入上来看,2017-2021年研发投入占公司营收比重保持在35%-50%左右,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升级持续提供支撑,同时,公司研发投入始终保持全费用化处理,切实反映公司研发投入情况。
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良好。公司2017-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分别为8.05亿元、9.37亿元、10.71亿元、13.98亿元、9.57亿元,稳定的现金流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夯实基础。2021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下降31.56%,主要因为公司员工数量由2020年的9739人迅速扩张至2021年的13310人,支付给员工的薪酬较上年同期有较大的涨幅。(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2.政策和技术是金融IT行业发展的两大动力
金融行业信息化需求主要受外部政策监管和内源技术革新两方面影响。从外部环境来看,金融市场监管政策变化催生金融机构对IT产品的新建改造需求;从内部环境来看,前沿技术的推陈出新或将驱动金融机构对现有IT产品迭代升级,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简而言之,政策和技术成为了金融IT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2.1.新政策带来新需求
监管政策频出催生资本市场IT建设需求。近年来资本市场开拓性政策陆续出台,在引导市场成熟发展的同时,也催化了一系列新生业务IT需求。
201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旨在引导资管行业回归本源,打破刚性兑付,提高资管产品的规范性;同年12月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明确银行理财子公司作为新生力量加入资产管理行业,大量银行先后设立理财子公司,带来IT系统新建需求。
2020年3月《证券法》的修订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进入“深水区”,在科创板基础上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随后4月,创业板实行注册制试点。
2021年9月,政府持续推进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同时积极开展注册制改革。同时公募基金投顾试点、REITs等新规也逐步落地,一系列政策为金融IT系统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2022年5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科创板做市制度正式落地,次月上交所发布可转债交易细则和管理方法,为金融机构集中交易系统和投资管理系统带来新的改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