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已经风靡很多年了,但是很多公司表面上都说是做互联网经济,实际上都在干着互联网金融的事。而很多所谓的互联网经济产业给我们带来了一点点便利,但是却深度破坏了行业经济结构,最终导致很多人失业。
也难怪,很多公司本来就没有实业,靠着互联网经济这个大风给吹起来了,除了利用互联网金融搞钱跑路,也很难有其他方式盈利。
![](http://imgq8.q578.com/ef/0921/c5db011dfecd9010.jpg)
App撑起的互联网经济
最典型的就是各种共享经济了。话说,自行车加个二维码就摇身一变成了互联网产业,资本无脑往里面投钱,今天小黄车,明天小绿车,后天小蓝车。。。,自行车还是自行车,加上了二维码,就让很多人狠狠赚了一把。
人民大众在享受了一小段时间的活动价后,他们就开始疯狂割韭菜了,价格一再上涨,现在骑个自行车比公交地铁还贵,到位置还要找到合适的停车点,有时候定位不准,停个车能把人整疯了,而且App想方设法让你点击办理信用卡或者借款。
![](http://imgq8.q578.com/ef/0921/d4ac4ea15ffa5d44.jpg)
涨不停的价格
其实,这些还都只是小事情,在这些所谓互联网经济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时候,他们一度膨胀地认为自己处在最强风口,自己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经济模式,闭着眼睛就开始疯狂扩张,而且是众多公司一起扩张,于是在开始的时候还出现了抢人大战,你给8000元,我就给10000元,他就给12000元。。。
然而,自行车它就是一个最普通的代步工具,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加个二维码,不是加翅膀,它不能飞。结果显而易见,无序的竞争和盲目扩张,使很多公司创始人卷钱跑路、套现离场,公司倒闭,大量人员失业,巨量的自行车无人管理,沦为垃圾,造成了非常大的资源浪费。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因为公司虽然倒了,但是债务实实在在地躺在那,钱无非是员工跟投、社会融资,甚至有些人还是贷款或者借款跟投的,投的钱肯定是打水漂了。没钱了怎么办?现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开源是不可能了,只能节流,于是,只能降低消费,减少开支。
![](http://imgq8.q578.com/ef/0921/67987c4da043a535.jpg)
共享单车坟场
共享自行车只是众多假借互联网创造“新产业”的冰山一角,什么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P2P、社区团购、新势力互联网造车等等,哪一个不是被互联网硬插上翅膀,硬吹起来的。
![](http://imgq8.q578.com/ef/0921/6bb7b89324dcd9a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很多互联网经济公司的尽头是搞互联网金融,融到钱后就跑路,大公司就上市融资,找股民要钱,小公司就找员工和个人融资。其实很多传统行业根本不需要傍上高大上的互联网经济,虽然国内什么产业都喜欢加上“互联网+”,但是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根本不屑把传统行业安上互联网,因为,传统行业有他运行的逻辑,一个二维码或者App改变不了什么,最多也就是辅助下,谈不上什么互联网经济,更算不上创新产业。
所以,那些假借互联网经济的“新产业”持续无序发展,不仅对我们经济结构破坏很多,而且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和资源浪费,必须要做好引导和规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