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些颠覆世界的重量级论文以这样的速度发表,你敢信?
我觉得如果这不是事实,脑洞再大的作家要是敢这么写小说,估计会被键盘侠的喷成抑郁症。
别的伟人都是用诞生或仙逝的日子作为纪念日,只有爱因斯坦是用「1905年」来纪念的。
在上篇,我留了一个尾巴:
当人们还在抓耳挠腮消化狭义相对论时,爱因斯坦正在思考是不是有个更简洁更牛叉的理论,能把狭义相对论也包含进去,进而可以用这个理论解释宇宙万物所有运动。
这个理论就是——广义相对论,他用了十年终于完成,在1915年发表。
我们接下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

(三)广义相对论,物理学与我们的普通大众的距离
什么是广义相对论(广义的相对性原理)?
说白了,就是他想再次看破自己的狭义相对论——找到一种思想或者叫做一组公式,这种思想、公式能解释所有的坐标下,物理定律其实是一回事。
广义相对论的数学非常复杂,他自己最后都是请了数学家才完成了这种思想在数学上的表达,但思想非常简明扼要,概括起来就两点:
- 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一个有质量的物体,会弯曲他周围的时空;
- 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一个物体总是沿着时空给它的最短路径运动。
其他的结论都是这两点的推论。
过程就不说了,说一个反认知的点——爱因斯坦觉得,引力是我们的幻觉。
先不要惊掉下巴,我们先看看他是怎么想的:
当我们在地面上会感受到地球的引力,但当我们处于失重的自由落体状态时,又感受不到地球的引力了。
如果引力是真实的力,怎么会在一种状态下有,在另一种状态下又没有了呢?
那只能说明引力是幻觉(回头看广义相对论里,压根儿就没提引力,就是因为他看破了引力不是力的一种)。
广义相对论的提出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也已经被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通过严密的实验证实了他的正确(1916年通过观测日全食,看到了太阳背后本不应该看到的星光,这就证明了太阳弯曲了周围的时空,而牛顿力学认为光是永远走直线的)。
但很多相对论的结论到现在,我们还是难以接受,比如这个“引力不是力”的问题,接受起来就会很难,可能也有人会因此喷我,但我只能说:
物理学家们走得实在太快太远了,而普罗大众的接受能力和教育的与时俱进,要比他们慢太多太多。
你看相对论,虽是一百多年前的理论且证明无比正确,可学校教的还是几百年前的牛顿力学。
既然是说爱因斯坦,前面也说了他的那篇论文洞开了量子力学的大门,那我这个小专题就绕不开他与量子力学的恩恩怨怨。
接下来我们说说这个。

(四)爱因斯坦与量子力学:坚持自己还是采纳意见?
这是个问题!
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当我们坚持了某种理念而取得成功后,往往会被这个理念所绑架。一个曾给企业带来巨大成功的创新,在后来这个理念又会成为包袱,阻碍企业去尝试别的创新。
那我们是该坚持自我,还是应该敞开胸怀呢?
没有正确答案,成功的人都会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
- 坚持了自我而成功的人会告诉你——你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啊,你看我就是排除万难坚持到底才成功的;
- 敞开胸怀而成功的人也会告诉你——你不要那么固执己见啊,你看我就是吸纳了众家之长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