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雅虎出价9亿美元收购Facebook,马克·扎克伯格一口回绝。
“我不想卖钱,我只想做最好的产品。”
事实证明,扎克伯格的决定是正确的,他的坚持让Facebook短短几年时间风靡全球。
他仅靠Facebook一个产品,19岁就成为CEO,23岁便积累了亿万资产,被赞誉“第二个比尔盖茨”。
物极必反,当初让他引以为傲的Facebook也让他一度成为了“全民公敌”,他最后甚至不惜每年花费1.7亿安保费来保住自己的小命。
从“第二个比尔盖茨”到“全民公敌”,扎克伯格究竟经历了什么?
1984年的一天。
“哇”一声嘹亮的哭声响起,马克·扎克伯格出生了。
艾德望着刚出生的儿子,坚定地对妻子说:“我们的孩子不能再走我的老路!”
妻子艾伦点点头:“就让他尽情地做自己吧。”
艾德是当地有名的牙医,然而选择这个职业并不是他最初的梦想。他从小热爱数学,但他的父母告诉他,只有当医生才有“钱”途。
最后,他听父母的话成功当上了牙医。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光鲜亮丽的医生,但他并不开心。如果自己当初选择坚持发展数学,现在可能是个伟大的数学家。
不过当牙医也有一个好处,艾德有足够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
扎克伯格出生之后几乎是围着父亲的办公室长大的,他看着父亲摆在桌上的电脑,小小的脑瓜里有着无数个问号。
渐渐地,扎克伯格开始对电脑生产了浓厚的兴趣,一玩就入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父母觉得他可能有计算机方面的天赋,于是开始让他接触计算机编程类的书籍。
果然如此,扎克伯格对于编程类的书籍特别痴迷,经常捧着书在房间一看就是大半天。
“既然孩子喜欢,就要支持。”
就这样,扎克伯格10岁时获得了人生中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
除此之外,扎克伯格的父母还为他请了一位软件开发的老师。
“这孩子是个神童!”
第一天教学时老师发现,这个年仅11岁的孩子拥有惊人的计算机知识储备,一点即通。
有老师系统教学后,扎克伯格的计算机技能更是突飞猛进。
渐渐地,扎克伯格学会了自己写代码。
没多长时间,老师教授的知识他都已熟练掌握,扎克伯格开始去家附近的大学旁听计算机课程,学习更深层次的内容。
12岁时,扎克伯格突发奇想,父亲每天为病人看诊,病人与医生之间来回跑动,只有当面沟通才能清楚了解情况。若是发明一个软件,能够让患者在家中就能跟医生沟通那不是更方便吗?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开始着手编写代码,不久后“Zuck Net”软件开始应用,病人能够即时跟医生聊天描述病情。
父亲有了这个软件之后,工作更加方便了。
步入中学的扎克伯格一直没放弃自己研究、开发软件,高三时他和同学一起开发了一个MP3播放器插件Synapse。能够给音乐增添不同音效,譬如低音炮、环绕音等等,能够满足不同人喜好。
编程上小有成就后,他开始朝着其他方向扩展。
有一段时间他觉得自己一个人写编程没劲,干起了黑客工作。他偷偷入侵哈佛大学学生档案库,获得了所有学生档案信息。
为了纪念这“伟大”的一刻,他窃取了一个学生的照片作为“胜利品”放在自己制作的网站上。没等他嘚瑟多久,这件事情就被“胜利品”本人发现了,扎克伯格为此受到了学校的严厉批评。
不过,这件事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这位天才少年。
微软抛出98万美元/年的薪资重金聘请17岁的扎克伯格,AOL也不惜重金购买他的Synapse音乐插件。
“这不是钱的问题,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想一手带大。”他拒绝了两大巨头公司的邀请,言行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