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网约车和出租车之间的斗争,已经消停了不少了。因为整个网约车行业对无证司机的清退,加上出租车司机拿到的各项补贴。
原本因为行业发展被打压的出租车司机,已经平息了不少愤懑。而各大网约车平台,滴滴、高德、享道出行、一喂顺风车等也在向出租车伸出橄榄枝,力求达成合作。
看着事情都要往好的方向发展了,然而转变和危机再度出现。
今年开年本来行情还算是好,但是随着近几个月的一些大的事件,让原本缓和了的矛盾又陡然尖锐了起来。比如前几天成都网约车司机的吐槽,说刚开工第一天,就被出租车司机抵制,甚至被团团围住,开也开不出去,动弹不得。
聪明一点的不会自己动手,而是登录自己的网约车账号,用乘客的身份发单。司机接单之后,发单人就断联了,只要司机到了上车点附近,打电话不接,发信息不回,就只能在原地等上五分钟,才能无则取消。
成都市的出租车司机,少说有上万个,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来一下,那么网约车司机的日子,可以说是更难过了。还有部分出租车司机,将叫车的定位专门定位在市内最堵的地方,引发了不小的交通拥堵。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儿,让笔者看着一阵叹息。
从司机的角度来说,现在行情不好,而且刚开工,乘客的出行意愿都不是很高。哪怕是有几个打车的,最先的选择也会是网约车。在这种情况下,出租车司机的心理不平衡了。
但是这种内斗,除了两败俱伤之外,没有丝毫的用处。不会开源,也不会节流,更不会引发平台对司机的同情。那么这种无用功的事情,为什么会有人乐此不疲?
因为已经卷无可卷了,滴滴、美团、腾讯出行、一喂顺风车在上头打架,司机们在下面也没闲着。既然增长空间没有了,只能从运力下手。这么一来,老牌的出租车更没有什么活路了。
而且在不能开工的日子里,看着每个月的租金还得照常交,哪位出租车司机不着急啊,在这种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做出极端的举动,笔者倒是可以理解。
不过,这种出租车和网约车之间的内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情况。这么下去,司机的苦日子还在后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