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国的智慧农业传感器技术其实依旧处在初级阶段,智慧农业应用渗透率还不到1%,不能够完全地满足智慧农业发展的各种需求,研发人员也是相对较少,对农业智能化、自动化的进一步还是有一定的阻碍。另外智慧农业传感器也是处在初级阶段,还是只能初步的监测环境要素,面对一些不可抗力的恶劣环境传感器的稳定性跟实用性还是有所欠缺的。
虽然,智慧农业虽然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对于这方面来说,我国智慧农业传感器的发展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一位资本大佬告诉农业行业观察,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目前我国发展智慧农业还面临着产业化和科技化、资本化程度较低的问题,破解之道的重点方向还在于产业与科技、资本的快速融合发展。
对此,中国农业产业分析师李剑也认为,中国智慧农业起步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同时也受到国内资本的青睐,目前很多头部资本都在看智慧农业的赛道。但是,智慧农业还需要突破自身格局,需要从技术和产品供应商,转变成产业及方案提供者,并且要结合新商业落地。
![](http://imgq8.q578.com/ef/0922/8a34d8566dd5c3a2.jpg)
二、新商业:2条路径 3个发展趋势
农业的根本出路靠科技,伴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北斗导航等新基建的规模化应用,农业全产业链正在被重塑,智慧农业成为热门赛道。
农业行业观察透视发现,中国智慧农业商业落地有2条路径,并将会持续影响农业的发展。
1)卖产品或技术
结合传统中国农业而言,智慧农业公司卖产品或者技术是变现最快的途径,尤其是一些硬件或者数据等具有壁垒的产品或技术拥有非常大的市场。
同时,智慧农业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可以加快传统企业的创新与变革,又没有打破传统企业的发展格局;所以,高科技产品或者高科技技术更容易得到传统企业的青睐。
![](http://imgq8.q578.com/ef/0922/57bc162eb044fb9d.jpg)
2)卖服务或方案
科技公司卖服务或解决方案,其属于“塔尖”业务;同时服务是可以持续性、可复制的,也有利于科技公司维持良好的发展。
但是,卖服务需要科技公司拥有资金、研发及服务人员,这样更适合产业链比较成熟的科技公司,他们在上中下游都有完整的布局,才能得到更多市场或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