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威科技收购Silex仅三年后(2019年),MEMS业务收入及利润贡献占比均已超过70%!

因此,2020年5月,耐威科技宣布正式改名为赛微电子,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赛微电子逐步剥离导航业务和航天电子业务。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赛微电子不再从事惯性导航业务,成为一家纯粹的半导体制造企业。
今后,赛微电子主营业务将聚焦于MEMS和GaN。
赛微电子收购瑞典Silex后的市场表现,也印证了双方达成合作时的愿景:
1.双方均看好 MEMS 芯片在物联网时代的丰富应用场景与巨大市场;
2.Silex 拥有优秀的 MEMS 产线运营水平,拥有稳定且经验丰富的核心技术团队;
3.公司支持 Silex 在瑞典扩产并在北京建设规模产能;
4.Silex 能够服务全球知名巨头厂商,工艺开发及晶圆制造能力具备巨大的提升潜力;
5.双方希望在继续扩大欧洲、北美市场份额的同时,共同积极开拓巨大 的亚洲市场。
在赛微电子收购Silex之前,国内传感器产业最成功的收购案例,是韦尔股份收购豪威科技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CMOS图像传感器巨头。韦尔股份的优异市场表现,让市场对赛微电子不禁多了一份期盼:赛微电子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韦尔股份?
产能扩张下的一盆冷水:瑞典政府ISP否决Silex的技术出口
瑞典Silex的MEMS产线本身是中试线+小批量产线性质,此前承担多家国际MEMS传感器企业的工艺开发工作,因此产能并不太大。
赛微电子收购后,经过多次产能扩张,瑞典FAB1&2 两条MEMS 8英寸晶圆产线(其中一条由6英寸升级),产能提高到7,000片/月。

赛微电子现有产线情况(来源:赛微电子2022年上半年度报告)
这对于全球日益旺盛的MEMS器件需求来说,稍显不足,在瑞典Silex强大的工艺能力下,此时赛微电子MEMS业务的发展局限于产能的不足。
因此在赛微电子的规划中,瑞典Silex产线定位于中试线,新建北京FAB3产线用于规模化量产,使用Silex强大的MEMS工艺技术积淀,在工艺参数、设备配置等方面快速在北京复制新MEMS产线,实现大规模量产,将能节省工艺开发的时间和投入,在最短时间内提高企业营收。
然而,这一扩张计划,随着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敌视而被泼了一盆冷水:瑞典战略产品检验局(the Swedish Inspectorate of Strategic Products,简称为 ISP)否决了Silex的技术出口申请。
据悉,在2016年,赛微电子收购瑞典Silex并达成技术合作时,咨询瑞典资深律师,并无瑞典法律法规对此进行明确限制或瑞典政府部门要求进行审查或限制。
2020 年 10 月,瑞典政府ISP出具了一项决定,要求瑞典 Silex 取得出口授权许可才能将某些两用物项相关的技术出口到赛莱克斯北京(赛微电子旗下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