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矛盾再升级
裁员还在有节制地进行着,但各大厂对福利和各类费用的缩减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腾讯的全部打印机被默认设置成了黑白双面打印,字节跳动零食盒子里的牛肉干和鸡胸肉被换成了方便面和小面包,网易开始对下班多次不关电脑的员工打最低的绩效。
这一切都在积压幸福大厂人的生存空间。在阿里,就连申请项目预算都要像创业看齐:需要分段打报告,用前一阶段的有效数据说明预算投放的合理性。
与人有关的一切没什么不能被调整的。腾讯的“月薪8万”曾受到了不少来自各行各业的羡慕嫉妒恨,但这时候却成为了股东们的眼中钉。
今年上半年,腾讯开放了更多来自成都的岗位。不单单房租成本大降,而且社保、公积金也可以少交,把员工的关系转到当地的子公司也能进一步和总部员工区隔开,缩减福利成本。
也有人愿意接受这种内部转岗。据深燃报道,字节跳动有员工透露,他们转岗后的相对薪资排名是保持不变的。打个比方,如果他的薪资排在字节跳动北京地区所有员工的前30%,那么转到成都后大概也能保持这个水平,比字节跳动在当地新招来的同等员工还是要高不少的,能享受相对高的优越感。
做人才储备是互联网大厂以往通行的做法。这样能保证在市场快速变化,新机会出现的以后,不至于出现用人捉襟见肘的情况,但如今的行业寒冬让人才储备变成了人才冗余。
各个大厂几乎都传出了裁员的消息。除此之外,最直接的缩减体现在工资条上。京东物流降低了员工的公积金比例,总部员工从13%降到了5%。员工们拿到绩效工资也困难,据晚点报道,京东能拿到绩效的人大幅减少了,往日能拿到全额绩效的人每月到手的也少了好几千。
在互联网大繁荣的时代,人们都跟着资本走,很少追随利润。那时的资本甚至愿意为失败买单。只要跟随着风口,就算商业模式很长时间都看不到利润,普通人的薪酬待遇也会随着跳槽而水涨船高。
但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人开始羡慕体制内打工人的现世安稳,开始抱怨管理层的冷漠无情。
管理层也在承受这压力。
业务不再增长而现金持续积累的大公司往往会面临股东和管理层的矛盾:股东们会强烈要求管理层在公司账上的钱被毫无进取心的员工们糟蹋完之前尽快分红。
而这种压力会随着现金的积累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