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短视频的快手无疑是增效领域的棋手:不仅在日活上还保持着15%以上的增速,在用户的变现上也还有着极高的增速,比如上半年电商交易总额实现3662亿元,同比增长38%。因此,尽管公司去年仍出现277亿的经营亏损,但综合考虑公司每年近百亿的广告收入增速以及去年仍高达441亿的营销支出,对于快手而言实现盈利并不遥远,只要费用控制得当,实现百亿的利润并非不可能,目前公司市值不到2300亿人民币,要知道腾讯的两大核心主业(游戏+广告)在上半年都出现负增长的同时还有20倍PE,目前时点来看,快手的性价比显然要高于腾讯。
增效难求,降本将成为大多数互联网公司获取业绩增长的惟一手段。这一思路下,不妨重点要寻找前期费用开支过高,后期随着用户黏性的稳固,有望逐步实现降费的互联网企业,典型的像美团和拼多多。美团去年的亏损主要来自于社区团购,根据年报显示,去年新业务分部亏损近400亿,而公司整体亏了230亿,意味着来自外卖和酒店的利润都拿来补贴社区团购;而今年中报显示,二季度新业务分布的亏损已经缩窄至68亿,线性外推全年亏损272亿,显著优于去年。拼多多则在去年实现首次年度盈利的基础之上继续快马前进,全年利润有望达到200亿,盈利增长点一方面来自于GMV的增长(目前GMV增速领衔三大电商),另一方面是营销费用的节省。早些年拼多多的营销费用率一度高达100%(2018年曾经达到1344亿),即便现在降到47%,绝对值也高达448亿,随着未来销售费用率进一步降低,未来增长速度可能会一直超预期,这或许也是拼多多今年以来股价强于其他中概的核心。
![](http://imgq8.q578.com/ef/0924/1e01924afda73ea8.jpg)
(本文已刊发于9月17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