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人工智能人才的“元宇宙培养”,一方面是基层技术的培养,综合性地让学生掌握从底层芯片、网络以及操作系统的应用;另一方面,通过“元宇宙培养”,可以改变实际教学时的条件限制。
例如对于一些不能实体操作的场景,比如飞机驾驶舱等,就可以通过技术模拟工作环境,提高培训效率。
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早受到专业技术的培养和训练,参与到企业的研发阶段,也有利于他们更快地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
除此之外,智慧医疗也是潘院长认为的另一个元宇宙可能落地的方向。
以虚拟康复和智慧养老为例,康复治疗过程中有多个重复性动作,人缺少耐心时,在元宇宙中切换不同场景,可以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
对于不能团圆的家人来说,元宇宙还能建构虚拟空间,让不同地点的家人突破时空界限,在虚拟空间里共进晚餐,营造团圆的氛围。
南信大智慧医疗研究院成员(图源:南信大官网)
而南信大的王牌专业气象专业也与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有关,学院还为此专门成立了智慧气象研究院,力求在大气科学和服务气象产业有所作为。
就这样,以智慧气象为引领,以智慧医疗作为主攻方向,探索智慧教育,成了南信大人工智能学院的主攻方向,或许也能从中看出信息工程系改名“元宇宙工程系”的一些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南信大的所在地——南京市这两年也出台了不少元宇宙相关政策,包括依托南京高校平台设立元宇宙人才储备池等。
许多元宇宙企业也纷纷扎堆南京,据中国江苏网消息,目前南京共有元宇宙产业相关企业约130家。
挖来不少AI领域教授
说到成立元宇宙工程系的人工智能学院,就必须提到院长潘志庚。
据介绍,从2016年起,潘志庚就开始关注元宇宙,也曾经在多个国内外会议上进行元宇宙方面的报告。
他于2021年10月15日入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为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的院长。
潘志庚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在ACM Multimedia和IEEE VR等虚拟现实顶会、以及PAMI和CVPR等AI顶会上都发表过不少论文。
图源谷歌学术
在来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之前,他曾经在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博士生导师和研究员,同时也是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的教授。
目前,他还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副主任、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创新平台副理事长。
事实上,潘志庚一直对元宇宙表现得非常积极。
他回高中母校江苏省淮安中学做讲座时,演讲主题之一就是“让我们一起探索元宇宙”,包括元宇宙概念、虚拟现实与元宇宙等课题。
图源江苏省淮安中学
因此也有网友认为,光就潘志庚院长的实力来说,南信大还是够资格开这个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