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交 > 科普中国

跻身世界500强,比亚迪到底有多少“宝藏”?

常驻编辑 科普中国 2022-10-01 宝藏   挪威   世界   销量   新能源   车型   全球   汽车   市场   技术

近年来,比亚迪这个“宝藏车企”,一直在不断给大家惊喜。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新能源汽车势如破竹的当下,比亚迪是第一家当机立断宣布停售燃油车,全面发力新能源的车企;在国内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之时,比亚迪又一跃成为国内市值最高的车企,持续领跑市场;而如今,比亚迪又解锁了一个新成就——跻身《财富》世界500强。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实,世界500强的背后,每一次创造惊喜的背后,都离不开比亚迪多年来对行业和市场的精准判断。唯有脚踏实地,方能身怀宝藏,进而一往无前。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硬核技术,书写实力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发展之初,比亚迪就一直潜心布局多项核心技术研发,堪称下了一盘大棋。而现在,随着棋局成型,各种硬核技术成为了比亚迪最大的“宝藏”领域。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比如震动了整个业界的刀片电池,不仅能效更高,而且通过了最严苛的针刺试验,让电池安全从此如影随形;再比如DM-i超混技术、EHS 电混系统、1.5L/1.5T 插混专用高效率发动机等混动技术的发布,直接向燃油车发起了猛力冲击;更有纯电专属的e平台3.0,凭借智能、高效、安全、美学四大特点,将行业痛点逐个击破。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今年5月,比亚迪发布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及首款搭载了CTB技术的e平台3.0车型——海豹。海豹不仅是是全球首款搭载CTB技术的量产车,同时也是首款搭载iTAC技术、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底盘悬挂的车型,于7月29日正式上市。在比亚迪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和e平台3.0的配合之下,其产品性能和综合实力都实现了质的提升,再次用技术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惊喜。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销量突破,扶摇直上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多项前瞻技术的推波助澜之下,比亚迪的销量也一路扶摇直上。数据显示,2022年1-8月,比亚迪累计销售汽车达978795 辆,同比增幅高达164.03%。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8月数据中,比亚迪销售汽车174915 辆,同比增长155.2%,环比增长7.6%;其中乘用车销量173977辆,同比增长157.2%。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比亚迪单月销量数据再次创下的新高,在一般认知的8月销售淡季之下还能强悍如斯,着实不易!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细分类别来看,8月DM 车型共销售91299辆,EV车型共销售82678辆,混动和纯电的销量表现可谓势均力敌,足以证明比亚迪的两条技术路线都非常牢靠。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比亚迪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其从来不是靠某个爆款车型撑起销量,而是款款皆“宝藏”。还是以刚刚最新发布的8月数据来说,汉家族交付了26003辆,唐家族交付了10815辆,宋家族交付了42500辆,秦家族交付了39512辆,元家族交付了18265辆,即便是刚刚上市的海豚也交付了23569辆,总订单量已经突破6万辆。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全球布局,高端升级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放眼全球,随着气候变化加剧,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各国都在陆续敲定并实施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在欧洲,冰岛已于去年12月实现了新车全面电动化,挪威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高达90%,荷兰、瑞典渗透率也超过了60%,德国的渗透率也超过了35%。而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在不断提高,6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27.4%,相比2021年6月14.6%的渗透率提升12.8个百分点。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站在这样的时代浪潮,对于比亚迪而言,世界500强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要在这个产业格局转变的关键时刻,完成全球化的产品和品牌向上。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们看到,比亚迪的多款车型早已向主流合资车企的明星车型发起了挑战,特别是比亚迪汉从BBA中成功突围,在高端市场牢牢站稳了脚步。接下来,比亚迪将发布高端品牌及标识,据悉这个品牌将是比亚迪最尖端技术的集大成者,代表了比亚迪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最强实力,令人期待。

相关阅读:

  • 移动花卡宝藏版怎么样(中国移动宝藏卡怎么样)
  • 很精辟很优美的宝藏语录
  • 国内首次公开“垃圾”洗发水曝光!蜂花上榜!宝藏国货平价
  • 宝藏煲剧零食大集合!便宜又好吃
  • 读书 | 它们不坏,人类不爱! 百万粉丝追更数年的宝藏漫
  •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
  • 紧急曝光!硫磺皂上榜了,快看看有没有你正在用的面膜吧
  • 复古格调
  • 3月底因疫情被封在毛坯房内的他,却成了居民的“宝藏邻
  • 孩子们的课本里,有宝藏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