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小伊评科技
对于华为Mate50的热销,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华为Mate50Pro昆仑版的抢购难度堪比茅台。
我在华为Mate50发布之前曾经做出过预测,认为华为Mate50系列的销量可能会比较差,发布只是为了象征意义。
然而现实却啪啪打了我的脸,脸都被打肿了。
根据权威媒体发布的消息,华为Mate50系列的总销量已经达到了400万台,当然了对于这个消息大家肯定不信,我其实也是不信的。毕竟就连iPhone14系列都没达到这个销量,但是当我打开海鲜市场,看到遍地的加价的华为Mate50Pro昆仑破晓版以及华为线下门店门庭若市的场景,让我不得不相信,这一切有可能都是真的。

毕竟,一款机型如果没有实际的市场需求,纯靠黄牛加价炒作,那么这种趋势必定不会延续太长时间。就像iPhone14系列一样,初期也经历了黄牛囤积居奇的阶段,但是很快,这种现象就基本恢复了正常,iPhone14标准版甚至还出现了破发,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消费者不买账。不管黄牛怎么炒,消费者的需求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单靠经销商自嗨是不可能的。
再看看现阶段二三级市场的行情,你不得不承认,华为Mate50系列卖的确实好,如下图所示,这是JD自营平台近期手机销量排行榜的总榜,华为Mate50pro在如此难买到的情况下依旧位于前十的行列,是前十机型中唯一的非苹果高端机。

请注意,这可是一款不支持5G网络,后置主摄仅为IMX766(2000元档水平),没有麒麟处理器加持,各项配置也都没有明显优势的高端旗舰手机。
而反观另一边,一款搭载了目前手机行业最大的一英寸CMOS传感器,搭载了三星的2K屏,并且还拉来了徕卡合作,完全模仿华为产品策略的真·徕卡 小米12S Ultra却根本没有这样的待遇,目前在一些二级市场,小米12S Ultra已经迎来了破发。

当然了,我并不是说小米12S Ultra不好,大家可以去翻看一下我的历史文章,我坚定的认为小米12S Ultra是小米历史上最优秀的一款高端机型同时也是现阶段安卓手机市场的一款优秀的安卓机皇。不过,我只是站在产品的角度,至于销量到底如何,这不是我所能掌握的。
那么问题来了,小米比华为究竟差在哪了?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2021年之前,大家还能把它归结为是因为麒麟系列处理器所带来的独占优势,然而现在的华为Mate50系列搭载的也是高通骁龙处理器和小米并无本质区别,并且还不支持5G网络,其他很多核心配置也明显不如小米12S Ultra。那么,小米的高端产品为什么还是卖不过华为?
这个问题在此之前已经被很多人讨论烂了,大家基本上都会把重点集中在品牌塑造,鸿蒙系统等等方面。
而今天我想要给大家说的是,小米和华为的差距除了上述的差距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受众群体的差异。这才是隐藏在诸如品牌塑造,以及其他硬件参数背后的真正原因。
华为Mate系列产品,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商务旗舰,他所锚定的消费群体一直以来都是那些年龄在30岁乃至40岁以上,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男性商务群体,这部分消费群体对于手机的诉求就是屏幕大,系统稳定安全,续航强悍,通信性能稳定。而华为前几代Mate系列无一例外全部都遵循了这个理念。

譬如华为在2013年发布的第一代Mate产品华为Mate就是一款配备了6.1英寸,4050毫安时的“巨屏怪兽”(同一年发布的iPhone5的屏幕尺寸只有4英寸),后续的机型也都延续了这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