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家公司一年亏损82.06亿元,但创始人年薪却高达12.62亿,一看到这个消息
吃瓜群众们立马就坐不住了。那么这家公司是谁呢?创始人拿这么高的薪酬合理吗?
这家公司名叫威马汽车,它也是造车新势力之一,尽管它没有“新能源三剑客”“蔚小理”出名,但是最近它却凭借着拉胯的业绩和和离奇的薪酬顺利破圈。
我为啥这么说呢?首先来看它的业绩,翻开其财报我们发现,2021年,威马汽车累计亏损82.06亿元。当然,亏钱是新能源车企的家常便饭,如果不亏钱,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造新能源汽车的。
但是像它一年亏这么多的,还真是凤毛麟角。另外,2021年,威马汽车的总营收也才47.43亿元,但你知道吗?威马汽车光给他们的董事支付的薪酬总额就高达17.46亿元,这一数据占威马总营收的37%。
换言之,每卖100块钱,就要拿出将近40块钱去给董事们发工资,看来董事们是真懂事啊。
当然,你也不能全赖人家董事们,因为大头都被创始人拿走了,据了解,2021年,威马汽车光向其创始人沈晖先生支付的薪酬总额就高达到12.62亿元。
也就是说沈晖一个人的薪酬就占了董事们总薪酬的72%,现在想想看,其他的董事们是真懂事,因为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大头永远要让老板拿。
看到这里有人就不乐意了,企业一年亏80多亿,结果创始人一年还拿12多亿的薪酬,凭啥呢?
老乔得说句公道话了,其实啊,这也不能赖人家沈晖,为啥呢?我查了资料后发现,沈晖的薪酬是由两部分构成的。
第一部分是现金,一共是201.1万元,也就是说这笔钱是实打实发到他手上的工资。而第二部分就很有意思了。
剩下的12.6亿元则是雇员受限制股份,而这部分薪资是要在企业上市后才能成为真正的收入。这部分是虚的,有点像老板最喜欢画的“饼”,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一旦企业上市成功,那这块“饼”就价值不菲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威马汽车为什么要给沈晖这么大一笔雇员受限制股份呢?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明白,企业上市之前突击给高管巨额股份奖励其实是一种常规操作。
这种常规操作往往会体现在将要上市之前的公司身上,而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希望管理层能顺利的将公司带上市。
因为上市对于企业而言是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众望所归”。
由此你便可知,威马汽车接下来的大动作是要准备上市了。熟悉威马汽车的朋友肯定知道,去年,威马就冲刺过IPO,只不过最后铩羽而归,而今年威马再一次冲刺IPO,那很多朋友就好奇了,威马为什么要如此着急忙慌的上市呢?
老乔分析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再不上市又得掉队。据了解,威马属于较早的在造车新势力起跑线上起跑的队员之一,然而它的命运却与“新能源三剑客”蔚小理不同。它是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而沦为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它又眼看着队友们纷纷上市,据了解,零跑汽车刚刚完成港股IPO,而爱驰汽车也准备借壳上市。而威马看到这样的局面你说他心里能不慌嘛?
第二,威马需要新故事,熟悉新能源汽车的朋友应该知道,任何一家新能源车企都需要讲故事,因为只有故事才能让投资者乖乖掏钱,才能让消费者乖乖买单。而目前来看,威马的老故事讲的比较吃力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威马的亏损严重,据资料显示,从2019年到2021年,这三年威马一直处于利润负增长状态,三年累计亏损已接近180亿元。
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威马一年的亏损几乎是“蔚小理”三家一年亏损的总和。
另外,威马汽车的毛利率也是让消费者不忍直视,今年二季度,理想汽车的毛利率为21.8%,蔚来汽车的毛利率为16.7%,小鹏汽车的毛利率为9.7%,然而威马汽车的毛利率连续几年竟然是负值。2019年是-58.3%;2020年是-43.5%;2021年是-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