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底层设施搭建日臻成熟,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利好)
一、事件
近日,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和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联合宣布,8月15日至9月23日期间,在货币桥平台上首次成功完成基于四个国家或地区央行数字货币的真实交易试点测试。工商银行及其阿布扎比分行、工银亚洲等机构参与此次试点,基于货币桥平台为其客户完成以跨境贸易为主的多场景支付结算业务。数字人民币底层设施搭建日臻成熟。
截至2022年5月31日,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通过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笔数约为2.64亿笔,金额约为830亿人民币。
二、介绍
数字货币简称为DC,是英文“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的缩写,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数字金币和密码货币都属于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是一种不受管制的、数字化的货币,通常由开发者发行和管理,被特定虚拟社区的成员所接受和使用。欧洲银行业管理局将虚拟货币定义为:价值的数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当局发行,也不与法币挂钩,但由于被公众所接受,所以可作为支付手段,也可以电子形式转移、存储或交易。
人民银行从2014年起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在2016年搭建了中国第一代央行数字货币原型,同时提出M0定位、双层运营体系、可控匿名等基本特征。2017年起,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互联网公司等合作,共同进行数字人民币研发。2019年末,数字人民币开始试点,目前包括十个城市及2022北京冬奥会场景。部分城市还推出了数字人民币绿色出行、低碳红包等使用场景。今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了数字人民币白皮书。截至今年10月8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23亿个,交易金额约560亿元。
此前央行行长易纲表示,“截至2021年10月,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23亿个,交易金额约560亿元”。
三、全球进展
2020年以来全球各大央行均加快在数字货币上的推进步伐,央行数字货币推出是大势所趋。新冠疫情冲击之下,各国开始加速研发数字货币。
2021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央行数字货币态度及主要进展
国家进展
美国2022年1月21日,美联储公布数字货币白皮书,在没有得到行政部门和国会明确支持的情况下,不打算继续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最理想的形式是有具体的授权法律。承诺继续提供现金,不打算用任何央行数字货币取代现金。
日本2021年4月5日,日本央行发布公告称,从当天起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进行第一阶段的验证性测试(PoC)。据悉,这一阶段将进行至2022年3月,为期一年,后续测试阶段将包含数量限制设定、终端用户测试等工作。
韩国快速推进CBDC研究,拟于2021年测试。今年4月,韩国中央银行启动了一项为期22个月的试点项目,以尝试构建自己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从2020年4月到2021年12月,韩国央行将对CBDC的设计需求、技术审查以及业务流程等方面开展分析和咨询,之后,韩国中央银行将开始构建和测试央行数字货币。截止8月底,韩关于央行数字货币工作的第一阶段审核已完成,韩国中央银行韩国银行正在寻求合作伙伴以实现其央行数字货币计划的第二阶段。
英国2020年7月,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BoE)近期将推出新的支付结算基础设施以支持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相关的交易。近期,英国央行行长贝利表示,英国央行正在考虑发行央行数字货币。
法国积极拥抱CBDC,正在进行一系列测试。今年5月,法国完成了其数字货币的首次测试,该测试旨在测试该国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使用。7月,法国中央银行选择八家金融科技公司参加了该行数字欧元的试验,以加速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进程。
德国仍在观望,与G7其他国家就CBDC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