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总结一下就是,或许马云已经看到了未来网络线上经济的不可持续,所以正努力将阿里转向技术型发展,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较,比如谷歌。
其实我们只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未来不管经济如何变化,衍生出多少种经济模式,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任何时候,任何时代,技术——才是真正永远不会被市场所淘汰的永恒资产!
那么,阿里的阿里云、达摩院是否就是要向技术层面转向呢?或许未来阿里会成为一家纯技术公司,像谷歌或者微软一样?!
或许当年马云力排众议一意孤行地斥巨资搞阿里云的时候,很多人依然是这样的想法,马云错了!但多年以后的一个事实却扇了众多人的耳光,确实,“真理”有的时候并不掌握在多数人手中!
我并非专家,也非技术控,但从我个人使用支付宝和微信的一些体验来看,确实能感觉到阿里在技术层面不仅不是京东所能比较的,也要优于腾讯,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我们在使用支付宝和微信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刷脸”,用微信刷脸,往往要等好几秒有时候甚至会失败,但支付宝一直都是瞬间秒过,这或许就是技术优势给人带来的不同体验。
2019年的蚂蚁金服上市事件之后,马云低调了许多,一时之间,马云也被一众媒体和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而刘强东的明州事件或者在很多媒体眼中性质都是一样的,马云和刘强东都在众人眼中逐渐淡去!
但这两起事件的性质一样么?!
不可否认,马云当年确实太高调了。“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银行和几百年前的当铺没有区别”等等这些目中无人的言论或许在根子上已经得罪了太多人,才招来这么多人嫉恨,正所谓众怒难犯,在法与情之间,有的时候,情比法大!
很多媒体为了吸引流量,往往喜欢把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成企业家个人之间的恩怨,试想,如果像马云这样的企业家,胸襟仅仅如此,阿里也不可能做到今天这种程度。

或许都是处在顶级企业家这样一个层面,这些大佬们随口说出来的一句话往往能够成为众多媒体吸引流量最好的载体,比如王健林的“小目标,挣他一个亿”“马云的我不喜欢钱”等等,相比之下,腾讯的马化腾则要低调的多的多。
前文提到,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和刘强东的不同。这或许就是最大的不同点,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的私生活很少有媒体关注,网络上关于他们的家庭生活或者成员几乎是查不到的,但刘强东不一样,自从娶了奶茶妹妹后,俨然成为了半个娱乐圈的人。在我看来,刘强东的那句“我是个脸盲,不知道奶茶漂不漂亮”这样的言论比起马云的“我对钱没兴趣”更加虚伪!
网络上有传言说因为刘强东的美国明州案事件,刘强东或许因此将逐渐失去对京东的控制权,而针对此事,刘强东也放话说如果一旦失去对京东的控制权,就拿钱走人。


简单的一起事件,就引起了人们许多有据可循的无端猜测,这或许也就有人觉得刘强东陪着怀孕的奶茶妹妹逛商场是在摆拍,刘强东更是少有的公开发文向妻子道歉,想以此公关逐渐挽回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的形象!因为作为一个在中国有着较大影响力的企业家,大股东们是绝对不允许公司一把手有如此多的负面新闻的!而且,此类负面新闻一旦实锤,涉及到的就是人品和道德形象问题,往往是无法挽回的!
我们无需去揣测这些事件后续将如何发展,这些也不是本文的重点,只是想以此来说明这些大佬身上各自的性格特征!
尽管今时今日,马云已经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而刘强东依旧活跃在在媒体的聚光灯下,但我想,若干年后,刘强东可以拿出来吹嘘的仅仅是他在当年提高了快递员多少收入,同时给员工发了多少部 Iphone plus。 而马云,不管到任何时候,他都是中国电商的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