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流浪星球只有黑夜没有白天呢?它们如果在流浪的时候路过了会发光的恒星难道也不会折射光吗?
比如说,它们在路过太阳的时候难道不会也像地球那样,自己不发光就算了但可以折射别人的光?当然不行。
流浪星球是一直漫无目的地朝着不同方向运行,它们不会像地球这样幸运,有着自己可以始终围绕着的恒星周而复始的旋转。
因此地球在光的折射下,会有一种淡蓝色的光芒,这是和海水在光的折射下呈现出的颜色有关。
但是流浪星球,它一不能够稳定地留在某一个恒星身边,二还不能像地球那样拥有一个保护自己的大气层。
因此它还不能靠近像太阳这类能释放出大量辐射的恒星,比如说当流浪星球靠近了太阳后,它虽然能够接收能量但是这个量太大它承受不了就会被化成灰烬。
那么流浪星球还会不会变成别的东西呢?比如说它有没有可能会变化成恒星?这还是不会。
流浪星球本身质量就不大,密度太小,体积不出众,它想要成为恒星连最基础的条件也达不着。
比如说在科学家眼中最小的恒星那也得是太阳质量的1/10,够着了这个标准才算是小恒星。
你看流浪星球的形成有可能是因为它曾经被某一种特殊的物理作用给拉扯出了自己的运行轨道,那就足以证明流浪星球的质量小,密度低,体积不出众。
那么它既然无法达成恒星的基础条件,因此也无法成为新的恒星。
哪怕说星球在流浪的过程中可能会慢慢收集一些漂浮在太空中的物质,积累了一些能量,这时流浪星球能够做出的物理反应也会越来越多。
但是它永远摆脱不了黑暗,并且始终流浪在不属于任何天体的不固定轨道上。然而这条路也必将通向自我毁灭,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或可利用
外太空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恶劣条件的环境,它不会像人类生活在地球那样有了大气层的保护,我们能免受一些外来能量的辐射,甚至还能够享受到鸟语花香。
而流浪星球一没有大气层的保护,二没有自己的恒星给它提供强大磁场稳住自己的运行轨道,所以它们很有可能就会闯进别人的家园。
你看假设流浪星球飘到了太阳系中,它就有可能会受到太阳辐射的冲击,如果靠近了木星还有可能会被卷入风暴的中心。
万一某颗流浪星球的运气不好,它还遇到了伽马射线暴或者是太阳黑斑等常见的天文现象。只要被击中,被毁灭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另外,太空中还有很多随时随地都会出现的陨石和小行星,它们快速地飞行着,如果这些小行星撞击到了流浪星球,一下子被击毁也只是眨眼的功夫。
近年来关于人类利用科技去研究流浪星球的进度,也有了最新进展。比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小组,在探寻银河系的时候曾发现了10颗,质量不低于木星的星球。
最后经过分析,确定了它们正是漂泊在宇宙中的流浪天体。而日本、新西兰继美国之后也发现了大量的流浪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