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米OV 谁先承压?
苹果有望登顶,华为大幅增加,这两家出货量增长,必然会在Q4对荣米OV产生压迫,影响其出货量,在iPhone 14和Mate 50的合力之下,荣米OV的高端市场在Q4或损失殆尽,在这两款产品的高热度之下,甚至会吸引不少中端用户转向高端,对这些厂家的中端机销售也会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Q4的荣米OV的冲击不止显示在出货量上,其销售额和利润的萎缩甚至会大于出货量,这对于荣米OV来说,影响会更加巨大。当然,由于今年的骁龙8 Gen2将提前上市,12月或可看到搭载这一芯片的手机上市。因此在12月之后,首发厂家的高端机型出货量或有所反弹,但对于整个Q4来说,影响并不大。而除了高端影响之外,这一变局,对于荣米OV还有什么影响呢?
在华米OV中,也许影响最大的是荣耀,虽然华为、荣耀早已分家,但不得不说,在不少人心中,还是将荣耀视为华为的子公司,而在产品定位和外观上,荣耀和华为也极为相似。再加上目标用户的高度重合,荣耀在Q4华为复苏后,会首先承压。而作为应对,荣耀在近期推出的X40,堪称是荣耀单飞后的颜值和性价比担当,而其热销期也在Q4,这至少能在销量上对冲高端的损失。Q4的荣耀,或难居榜首位置。
而OV遭受的冲击,更集中于线下,毕竟,华为在线下渠道也相当强大。而Mate50的发布,让华为专卖店的人气大涨,这对于OV的冲击是全面的。而从今年的情况来看,OV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其下跌幅度都大于荣耀、小米等厂家。在惯性下跌和华为冲击的双重影响下,Q4的OV在数据上也不会太好看,这其中有多少是受到华为的影响就不好说了。
至于小米,也许是受到华为重起影响最小的厂家,毕竟,在目标用户上,小米和华为还是泾渭分明的。而小米在Q4,或再掀起一场中低端攻势,以避开高端市场与华为和苹果间的,以错位竞争来保证出货量。
出货量颓势是否能缓解?
尽管Q3出货量数据尚未公布,但IDC等市调公司的数据显示,在Q1和Q2中,国内手机出货量萎缩了10%以上,而信通院公布的数据更加惊人,显示在1~7月中,国内手机出货量大幅减少超过30%。无论哪一个数据,都显示了国内手机出货量遭遇严重萎缩。而这一萎缩的原因很多,其中缺乏强势领导机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而iPhone 14和Mate 50的上市,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强势机型的回归。尤其是Mate 50系列,能够激活不少沉淀用户和华为粉丝,其实对于做大手机出货量这块蛋糕是有一定好处的。
但缺乏领袖、明星机型毕竟只是手机出货量萎缩的一个因素。即便这点在Q4中得到改善,但疫情的风控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手机行业进化速度降低,部分应用出现性能过剩等不利的市场基础依旧存在,结构性的危机不太可能在短期内解决。
那么,Q4手机出货量颓势能得到改善吗?这要看和什么对比,如果是环比,即和Q3出货量对比的话,那Q4的出货量必有大幅提升,毕竟Q4手机出货的传统旺季,iPhone的强势销售和年底消费热潮,都会提高手机出货量。而今年的Q4随着Mate 50的热销,其环比增幅还会更大。
但如果是同比与去年Q4对比的话,在市场基础环境没有改善的情况下,Q4的手机出货量依旧会出现下滑,但下滑速度或有所减缓。总之,弱势市场,不是一两款手机能扭转的。
最大变数在双十一
当然,在Q4中,还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变数,那就是双十一,虽然双十一年年有,但在今年,双十一对于手机市场的影响必然会被放大。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今年不少手机厂家过于乐观的预测了手机的出货量,从而导致手机的库存量大大增加。同时,今年的骁龙8 Gen2的发布时间也有所提前,预计11月15日左右发布,而12月首批搭载骁龙8 Gen2的手机就会上市。再加上Q4时,苹果、华为高端机的强势,因此Q4时,不少厂家高端机清库存的压力都相当大,而清理库存的最佳时机无疑是双十一。
在诸多厂家有众多库存机型需要促销时,此轮的降价幅度或超乎往常,而降价幅度有多大?此轮降价是否会迎来销售狂潮?厂家是否能完成清库存以在未来轻松上阵?这其中还有诸多变数,也成为Q4时最大的市场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