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刘徽发明了一种割圆术,并对其进行计算,得到数字3.1416,这已经是非常接近了。不过要说π值的突破的话,还是我国所取得的成就,此人就是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
公元5世纪末,祖冲之经过不断的研究后,终于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结果为有两个近似数,其中一个是3.1415926,另一个则是3.1415927,两个数字不过0.0000001的差别,相信背过圆周率的大家都知道,这个数值已经非常准确了。
计算圆周率的原因
近期,人类计算圆周率已达到62.8万亿位,那么,为什么都算到那么多位了,还不停止呢?
英国作家约翰.泰勒就说过,金字塔的建造跟圆周率是有联系的,它的周长除以高度所得的数据,刚好是圆周率的两倍,二者一定有什么联系。
这就很神奇了,距推测,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建造的,那时候还是古埃及时代,如果不是巧合的话,那就说明早在那个时期,人类就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圆周率了。
不过,专家们继续计算圆周率并不止有“考古”原因,难道是要用在日常生活中吗?也不是的,试想一下,在给井口配井盖时,难道我们还要用小数点几十万位的数字来计算井盖大小吗?当然是不可能的,除非太闲。
其实,专家们继续计算圆周率的原因,是要将其利用在更高科技上,例如将其运用在导弹轨道,导弹当然是越大杀伤力就越强,但它的轨道可就不好控制了,很可能会偏离原定目标。
这个时候,精准的圆周率就很重要了。
越精确的圆周率,也就意味着越准确的导弹轨道。这也是专家们至今还在研究圆周率的重要原因,这不仅是在国家层面,就在军事层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圆周率的重要性。
不过,若是超级计算机被成功研发出来了,那么也就不用如此精准的圆周率数值了。
圆周率算尽会怎样?
有人就发出疑问了,按照人类这样计算下去,要是有一天圆周率被算尽了会发生什么呢?这个问题其实是毫无意义的,π属于无理数,也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是没有尽头的,是无限的。
因此,人类根本不可能算得尽圆周率,即便几千几万年后也不可能。不过,圆周率要是真的被算尽了,可能就要推翻无理数的所有研究结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