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前面二位,英伟达麻烦也许更多一些。
年中的「矿难」使显卡价格跳水,产品积压,黄仁勋在8月就对外承认,公司库存下卡太多,只得以打折方式出售。如今,积累过量的库存又撞上PC市场疲软,市场对其估值不看好。
寒气同样吹到存储芯片圈。
最为明显的是三星。
根据公布数据,这家以存储芯片闻名的巨头Q3当即利润同比下降31.73%,这是近3年以来三星首次出现单季度同比下滑,有市场调研机构认为,这是源于PC、手机相关DRAM产品以及NAND价格同比下跌均超过10%。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三星公布Q3业绩时间与AMD几乎前后脚,两份不佳成绩成为此轮芯片行业地震重要诱因。
同样处境不佳的存储芯片巨头还有美光。
根据他们在9月2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其最新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45%,营收创下2021财年第二财季以来最低。关于原因,美光对外也确认,是PC、手机等个人电子产品需求市场萎缩,导致了公司经营状况下降。
总的来看,从AMD、英特尔、英伟达再到三星、美光乃至铠侠等体量稍小的厂商的估值及业绩看——
寒气确实传递给几乎每位玩家了。
从峰顶急速下坠
回望2021年,彼时,「缺芯」与「涨价」并存,多种因素下,芯片行业繁荣程度一度攀登顶峰。
好景难长,不过半年光景,行业内股价均整体处于下行。
全球科技风向标费城半导体指数数据显示,2021年末尾、2022年初,芯片行业繁荣程度到达顶点。
进入2022年后,自春天起,芯片崩溃态势初显,开始从此前的一路攀升转为节节下跌,从峰顶急速下坠。
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科技巨头们首当其冲。
年初至今,AMD和英伟达两家的年内跌幅均已累计至55%左右;英特尔股价年内累跌43%,其数据中心上季度营业利润从去年同期38%跌至5%,已紧急大幅下调今年年度预期。
如前文所说,形势萧条的具体原因,可从两个角度分析。
一方面是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全球PC消费疲软。
据Gartner数据,全球个人电脑需求大幅下降,今年二季度电脑制造商出货量为7200万台,同比下降12.6%,为9年来最大降幅。
据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2022年Q2泛PC数据报告,第二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出货量为5450万台,环比下降18.6%。
这也意味着,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下滑。
综观2022年上半年,联想以24%的出货量占据笔记本电脑全球市场出货量第一,紧随其后分别是惠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