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是我国数的上来的几个民族企业之一,而且已经在国外攻城略地,特别是在高端产业,西方能够躺着挣钱,主要就是牢牢握着高端产业,这块如果丢了,他们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所以美国为了狙击华为,资本主义灯塔几百年的脸面都不要了,各种无赖手段一起上,自己发了疯不说,还拿枪逼着盟友一起上。
伟人不是说过嘛,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何况还是自己家孩子,必须支持。
华为撼动西方产业秩序的王牌一个是通信设备,一个是芯片,咱们重点说芯片。
2010年以后,芯片市场领跑者变成了手机芯片。
得益于智能手机的出现,手机芯片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传统的CPU、GPU处理,增加了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
基带芯片咱们前面提过,就是负责处理手机接收到的信号。手机的基本功能就是收发信息,数字信息的本质就是一堆0和1的排列组合,这一堆信息如何还原成我们看到的文字,语音、视频,就是基带芯片的功劳。射频芯片负责手机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再加上处理逻辑的CPU,处理显示的GPU,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手机芯片。这些芯片各司其职,本来没什么关系,如果把他们捆绑到一起打包销售,就是我们常说的SOC,也就是一条龙全套的意思。
芯片多了,但是手机又不能做的太大,散热性能还要好,这就对制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民用领域,手机芯片基本上代表了芯片制造和涉及的最高水平,而且手机芯片市场大,利润高,很多通信行业的大佬,借助自己在基带芯片上的优势,进军手机芯片,配备最优秀的人才搞研发,而且疯狂上产能,很快就霸占了市场。
华为海思就是这个时候崛起的,道路也很艰难。
华为其实2003年就进入手机芯片市场,但是前期几次尝试都失败了,毕竟高通、三星他们基础好,起步早,早早就占领了高端机市场,海思的牌子没人认。
所以华为走了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先从终端消费市场入手,也就是手机业务。
2010年以后华为手机逐渐坐稳国内一哥的位置,而且很快开始开拓国际市场。
消费端打开,自然就可以帮扶自家兄弟了,从那以后华为手机开始逐渐换装海思的芯片。
华为本身就是通信公司,做手机芯片自然轻车熟路,而且任正非研发上舍得投钱,麒麟芯片这才慢慢开始打响了名头,海思也变成世界少数几个芯片设计大厂。
反过来,麒麟芯片也成了华为手机的一张名片,大家看每次华为手机发布会,聚光灯下巴拉巴拉首先宣传的卖点就是搭载了哪款麒麟芯片,配置性能如何如何,把大家唬的一愣一愣的。
尽管大部分人都听不懂,不过大家也知道买华为就是支持国产芯片,装逼的同时还是顺便支持国货,那掏钱的时候眼睛都不眨一下。
华为为了保护麒麟这个品牌坚持自产自销,麒麟和华为手机捆绑销售,两个品牌互为卖点共同进步。
多说一句,不少人纳闷为什么别的手机厂商为什么不用麒麟芯片,像小米什么的,买麒麟支持国货不是也挺好?其实这个倒真不怪小米,一方面小米现在已经成了国际品牌,必须的照顾海外用户的心理,高通目前在海外认可度还是比麒麟高那么一点点。另外华为也不卖,担心以小米这种擅长打价格战的低端手机把麒麟芯片的档次拉低,你说搭载麒麟芯片的红米手机卖1000,同样配置的华为手机好意思卖4000吗?这事小米干的出来,当年就坑了联发科一把,生生把一款高端芯片玩惨了,导致联发科现在还没缓过劲,一直在低端圈子路混。而且华为手机本身出货量大,麒麟芯片华为自己用刚刚好,也没有多余的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