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通万家,安全无小事。近年来,各地利用数字化技术推进“智慧燃气”建设,不断提升燃气监管信息化水平,实现了从管网、节点、设施设备到各类燃气用户全业务、全场景智能监管和预警,燃气建设开启“智”时代。
防范安全风险 打造“一网智防”场景
今年年初以来,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通过管网泄漏仿真算法,打造集展示、监控、预警、处置于一体的燃气安全“一网智防”应用,为燃气安全提供系统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安全保障和服务体系。每天采集7.5万条运行数据,实现对全市燃气管道24小时全方位监测,极大提升了城市燃气安全管理水平。
实现动态监测可视化。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对管道燃气门站、场站、调压站、阀门井、施工现场、加气站等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同时,地下管网前端感知系统对燃气管网的位置、分布和燃气浓度进行可视化监测,通过实时采集网、站、户等燃气设备流量和压力数据,实时感知流量突变、压力突变等管网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警告。目前,在42公里中压燃气管道布置38个传感器可实现燃气泄漏报警与定位,响应时间在10分钟以内。随着数据的持续增加,响应时间与定位精度将进一步缩短和提升。
实现燃气巡线智能化。基于燃气管线空间位置分布,通过巡线人员实时位置数据与巡线任务区位的匹配程度,智能发布巡线任务。当工作人员在前端发现问题时,可利用手机报送问题表单并上报现场的实时位置、影像资料等数据,最后通过上报事件的相关数据自动完成任务质量评估,极大优化了巡线管理工作流程。
实现终端管理数据化。加装燃气报警装置的居民在绑定应用终端后,可直观查看燃气管道口径、材质、管龄等基础信息和设备状态等数据,实现家用燃气报警器实时状态显示、气体浓度值显示、安全风险预测数据显示,做到终端数据化。同时,相关部门定期进行台账备份,防止意外导致数据消失。
强化数字监管 燃气安全智能升级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依托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打造燃气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对燃气领域进行全面监控,全天候守护居民用气安全。龙口市燃气安全智慧监管平台与各燃气场站监控系统结合,将20处液化气场站、管道天然气门站的网络视频监控全部纳入大数据视频网络监控系统。
依靠燃气安全智慧监管平台的助力,工作人员可在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大屏上实时监测综合应急演练和燃气应急抢险的情况,通过实时视频完成集中研判和现场调度,执法人员可进行全天候监管。同时,将所有燃气企业监控系统接入燃气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做到运行监管互联互通,打通全市燃气领域信息“脉络”,实现城区燃气安全监控全覆盖。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建设“一库一平台”,搭建燃气企业在线监控系统。依托电子政务云汇集企业相关数据,实现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考核、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和综合评价,推动燃气管理“一网统管”。
利用信息化安全管理手段对燃气管网实施动态监管,按照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的原则,实现对重要节点和居民的数据监控,确保燃气管网安全运行;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对整个管网管线的精准定位,完成巡线管理系统和入户安检系统的建设。在道路施工中,采取人工找寻燃气管道的方式,确定燃气管道位置后再施工,减少管网被破坏的现象;加强客户端用气监测,设置点对点传输,中控室24小时值班,实时监控居民用气状态。
建立生产运营调度监控平台。新上线的巡检系统可精准定位管网管线位置。巡线人员每日进行管网巡检,人员出勤率、里程到位率、危险源检测到位率、安全隐患报告及时率、交叉施工监护到位率和巡线记录合格率达到“六个100%”。同时,实行燃气安全检测。与管道检测公司签订一年两次的检测合同,使用前置泵吸式甲烷乙烷分析仪等设备开展管网检测,发现报警及时核实,做到应检尽检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