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学科技社
“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近期,阿里巴巴及上海初创公司壁仞科技等已在代工商台积电进行昂贵测试的内地芯片设计公司,被迫叫停生产。在一番了解过后才得知,停止生产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台积电表示无法预估芯片的性能和计算速度,若是最后芯片无法出货,那么一切的损失将要由中企进行负责。
言下之意无疑就是,若是不能出货,就是中企“背锅”。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本次台积电的决定当中,又能够看出来些什么呢?
受芯片禁令限制,台积电不予承担责任
英伟达等一众美芯片企业因为芯片禁令的缘故,无法自由出货高性能芯片到中国大陆,例如英伟达的A100和H100都在限制范围之内。对于台积电这种代工企业而言,自然也会有所限制,台积电无法为中国企业代工高性能的芯片。
阿里等企业和台积电暂停合作的缘故,也和芯片禁令有关。因为台积电的工程师表示,无法测算阿里等企业所要代工生产的芯片的性能究竟如何,是否在限制的标准范围内,因此台积电要求这些企业签署免责声明,要求芯片设计要符合相关的限制规定,若是无法自由出货,那么调试试产过程当中的所有支出由阿里等企业负责。
对于台积电而言,在诸多大客户砍单的当下,能够多做一笔订单也有多一份的收入,在产能利用率下降的情况下,能够多利用一些产能也能多一些利润。因此,台积电自然是想做这些生意的,但是台积电又不想承担责任。
芯片专家:这完全是咎由自取
对于本次阿里等企业和台积电的事件,行业内也是有许多不同声音的。有人认为应该加强自主核心技术的研发,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被卡脖子的事情发生,台积电今天能够为了不负责任就如此做,明天也能像之前对待华为那样突然中止合作。
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阿里等企业完全是咎由自取,甚至有一些芯片专家也这么说。之所以这些业内人士会认为阿里等企业是咎由自取,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阿里等企业和台积电在完成芯片测试之后,才宣布了芯片限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订单其实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若是悄悄的进行,完全不会有被限制的情况。只不过,因为阿里等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宣传产品,将所要代工的芯片的运算能力、规格等相关信息都公布得十分清楚,因此难免会受到关注。
对于台积电而言,自然不愿意承担风险,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了台积电声称无法测试运算速度的事情发生。
因此,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若是阿里等企业不在这个关键敏感时期公布那么多数据,必然不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