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在频频遭遇大客户砍单之后,台积电进一步重注美国市场。
日前,据央视消息,台积电包下了10架飞机开始实质性往美国搬迁,将在12月举行移机典礼。在此前,台积电就说过要在美国投资120亿投资建厂打造12寸晶圆厂,尽管近期遭遇美国一众美国大客户砍单,但台积电赴美的日程没有改变,并准备在美国目前晶圆厂址旁边再盖一座采用3纳米先进制程的晶圆厂。
与以往不同,这次台积电把核心技术和装备甚至相关的技术人员都开始往美国迁移,在岛内引发“台积电变美国公司”的担忧。
台海网消息指出,台积电将设厂所需的机台组件、高级工程师及家眷分批送往美国凤凰城。根据环球时报的消息,台媒透露这次赴美包机将有10班,除了台积电本身的工程相关人员外,台湾供应链厂商也将参加。而台积电在美方的投资至少有120亿美元,占其一年资本支出的1/3。
台媒颇为担忧的是,美国想让台积电设6个厂,想把台积电“搬光光”。
台积电大规模搬迁赴美建厂,它是否会影响台湾省未来在芯片制造领域的技术沉淀,是否会削弱台积电在台湾省本地的资源、技术家底,对岛内经济产生影响,还未可知。
对于台积电来说,重注美国,赴美建厂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布局,其实反应了台积电当前内心的一种担忧与恐惧。因为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不配合美国,一旦被美国抛弃,那么台积电未来的生存都成问题。
大客户砍单,订单被分流:台积电想在美国本土制衡英特尔
从当初放弃华为迎合美国禁令,限制向华为出货,已经决定了台积电的走向。笔者早前也分析到,在今天,丧失了华为的强势制衡之后,台积电陷入到一种失去主导权,高度依赖美国企业客户,被不断削减订单,不断架空的境地之中。
台积电主要的一众高端市场客户,几乎全来自美国:苹果,高通、英伟达、AMD等。但在今天,许多美国客户为了配合美国芯片大战略的需求,将一众订单转移与削弱,而部分订单被英特尔占据。
由于3nm制程大客户临时取消订单,并遭遇高通、AMD、英特尔、苹果、超威等一众美企客户砍单,台积电近期订单大砍最多高达五成。目前,台积电7nm产能利用率目前已跌至50%以下。这将直接影响到台积电2023年第一季度的营收表现。
台积电遭遇砍单之后,英特尔拿到的7家大客户订单,有台积电的5家前十大客户,台积电的焦虑也可想而知。
但从今天来看,台积电已经没有选择,台积电评估,在美国生产同样的芯片要比在台湾生产成本高50%,而美国宣布的一些所谓补助、免税等措施也未必可持续,但也只能去进一步迎合美国优先的大战略,去优先满足美国本土芯片市场与产业链。
当然台积电也有自己的小计划,因为美国要形成在本土的芯片产业链,就必须引入先进的制程技术,台积电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制程,其中很多环节是台积电独有的技术。
在这个时候大张旗鼓的赴美建厂,在美国进行3nm芯片制造,台积电的一个目的或许也是为了更加靠近美国市场,从而达成制衡Intel的崛起计划。
但事实上,对于美国来说,其目的更多是转移台积电的技术为其所用,推动其本土芯片产业的壮大,并进一步削弱与限制台积电的不可替代性。
台积电的担忧并无道理,因为它缺乏一个强大的本土市场作为依附
台积电的被动,转折点在于选择放弃华为,迎合美国之后,就开始没有了依靠。
因为本身台积电在岛内就欠缺一个庞大的市场需求来满足并消化台积电的产能与需求,台积电是一家纯粹的技术企业,它的商业逻辑就是专攻高端工艺制造来满足全球的顶尖芯片需求,成为全球国际大分工的不可或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