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观察》认为,现阶段用户的听音需求已经变得泛在化,音频消费方式也正在从旧有的“终端驱动”走向“场景驱动”。凭借丰富的硬件设备以及与HarmonyOS 3的联动,华为音乐服务率先以“软硬协同”的方式打破了各个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边界,通过让音频服务在各终端之间无缝流转,不仅修缮了碎片化听音行为产生的“割裂感”,还做到对用户听音场景“从1到无限”的全覆盖,实现“终端即场景,场景即服务”。换句话说,华为音乐突破了原本单一化、散落式的听音模式,真正带领用户迈向了“全场景智能化听音”新时代。
多维技术能力赋能下的听音高品质进阶
华为音乐的全场景能力与极具沉浸感的空间音频体验进阶,让人们看到了华为音乐在智慧全场景服务中的“护城河”优势,包括软硬件一体化的技术驱动能力,以及对高品质音乐内容的积累、对内容创作者的开放与重视。
首先是基于HarmonyOS 3的全场景优势。
华为音乐服务之所以拥有在各个终端无缝流转的能力,与其和HarmonyOS 3的联动密不可分,正是得益于能够为海量设备智能互联、高效协同提供“统一语言”的HarmonyOS 3,华为音乐服务才具备了“系统级”的全场景优势,成为用户体验进阶的引领者。
同时,基于HarmonyOS 3超级终端的最新组合和应用,华为音乐音频服务扩大了音频终端的使用边界,使智慧屏、车机、平板、手表等终端都具备了超级终端能力,成为不同影音场景下的“核心设备”。例如在家庭日常听音场景下,智能音箱能作为家庭娱乐“语音控制”终端,在“智慧屏+智能音箱+耳机”组合之下,就能搭建起一套完全不失专业的家庭影院。
此外,HarmonyOS 3的全新原子化服务能力也改变了用户在不同设备间调用音乐服务时的繁琐交互与被动服务体验。得益于“万能卡片”升级,用户可以将音乐服务卡片添加到手机桌面,省去多余操作,直接调起音乐服务,或者使其在平板、智能手表等其他生态设备中高效流转。
其次是“软硬件一体化”的技术驱动。
凭借在器件研发、算法优化、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深厚积累与理解,华为音乐已能够将技术与硬件能力深度整合并落地到产品,以“软硬一体化”的技术驱动方式大幅增强用户听音品质,再次成为行业创新变革者。
在技术侧,在全球首个基于AI的音频编解码标准Audio Vivid(华为参与制定)的基础上,配合空间渲染算法,带来了“华为音乐空间音频”内容及体验,构建了“硬件-软件-无线高清传输”的全链路高清空间音频能力。
一方面,借助编解码标准Audio Vivid,对声音对象进行编码,可将多元素、复杂声音的空间感表现力做更好更真实的呈现,相较传统编解码技术能实现同样品质的音乐文件更小、传输更快。另一方面,华为音乐空间音频采用的空间渲染技术,从底层技术打破了立体声时代左/右双声道的限制,让声音从平面渲染成了一个完整的虚拟空间声场,用户可以感受来自“四面八方”声音环绕的效果,让古典、爵士乐等编配复杂、乐器在不同空间位置分布的音乐类型听起来更丰富、灵动、真实,并能准确听出声音变化的方向和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