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十一“跳水价”的手机品牌,自救成功了吗?
双十一刚刚结束,大家的手还在吗?
说好的什么都不买,可打开某宝,开屏就被苹果的优惠券糊脸的冲击力还是很震撼。更让人震撼的是刚上市没多久的iPhone14,最高降价幅度已经超过1300元,128G版本5189元就能买到。
不同级别的安卓机也纷纷给出了“跳水价”:5000元的旗舰机300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性能配置均衡的“水桶机”2000元出头可以拿下,1000元左右的产品可选择性就更大了。

苹果的怼脸促销被许多媒体报道为“它慌了”,那么降价大战只能是“它们都慌了”。
市场越来越冷,是这代年轻人不换手机的锅?
比气温降得更快的可能是手机市场的温度。早在上半年就有人怀疑,今年厂商们狂发新品和扎堆促销的背后是去库存的压力。
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OPPO、vivo、小米等手机厂商国内出货量均呈现出程度不同的下滑。OPPO、vivo下滑幅度均超过三成,分别从3.71亿台、3.91亿台下滑至2.52亿台、2.62亿台。
不仅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需求低迷,放眼全球厂商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2%,是2014年以来销量最低的第三季度。
手机卖不动,品牌就会从用户身上找“原因”。
早在今年5月,#这代年轻人为何不换手机#的热搜就引起了一波讨论,而年轻人表示:不是吧不是吧,不会真的以为不换手机是我不愿意吧?还不是因为穷?

其实,不只是年轻人不愿意换手机,vivo执行副总裁、COO胡柏山也公开表示过,国内人群换手机的周期越来越长:最早更换周期是16-18个月,后来变成20-24个月,最近则达到36个月。
长稳咨询董事长王长稳认为,市场下滑首先还是受到整体经济形势影响,消费者更加理性。“在疫情暴发之初的2020年,在疫情得到控制后还出现过报复性消费,但疫情行至第三年,受到整体经济形势影响,消费者更加理性。同时,线下一些门店的进店客流大幅降低,直接导致一些主动型,或随机型购机越来越少。疫情仍将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估计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市场难见起色。”
除了省钱,还因为“没什么可买的”
现在手机的同质化比较严重,新手机的外观、交互基本上没有太大改变和创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开始认同“换壳等于换新”的理念。
对于不怎么关注电子领域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几年最大的记忆点可能就是厂商们卷拍照画质,不是OPPO牵手哈苏,就是vivo搭载“蔡司”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