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华为研发投入在全球企业中以投入1427亿人民币的成绩位居全球第二,据欧盟统计,近十年来,华为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8450亿元人民币。
从这样的高额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华为对于走自主研发道路的决心。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说,为了召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华为会用高出市场价5到6倍的薪水录取人才。
那么,也许有人会问了,要那么多人才,有用吗?正巧,有一个例子就能为大家解答。
在华为的研发实验室里,一直存在着一个特殊的人才,那就是任正非花高价从俄罗斯请到的一位年轻的数学家。

我们都知道,凡是聪慧过人的人,总会有些怪癖,这位科学家也不例外。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十分害怕与人交往,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典型的社恐,不仅如此,这位年轻的数学家还十分恋家。正是因为如此,任正非特意在俄罗斯建立了实验中心。
由于数学家所在的实验中心与地处中国的实验中心太远,因此大家都不清楚这位数学家在做什么,每当管理实验中心的人飞往俄罗斯视察工作时,也只能看到这位数学家在电脑前一个劲鼓捣的身影。
正当大家都在疑惑,花费比市面上高5、6倍的价格将这位数学家聘请是否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时,这位社恐小伙,闷声不吭地干了一件大事儿——突破了2G到3G的算法。

大家是否会疑惑,不就是2G到3G的突破嘛,这有啥。但是,在任正非的眼里,你今天能突破2G到3G,难保哪天不会突破4G、5G。正是那时的高瞻远瞩,奠定了华为今天的成就。
在管理学当中,有一个知名的定律——木桶定律。木桶定律的含义是,一只水桶的盛水量,取决于这个水桶上最短的那块板。一只木桶想要盛满水,就必须每块模板都一样平整。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尽可能地补足自己的短板,才能尽可能地装下更多的水。
但是,在央视知名访谈节目《面对面》中,任正非就曾表达过不一样的想法。在他看来,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做一个完美的人,华为也一样。
在同样有长处有短处的前提下,华为只需要不断地加长自己的长板,再与拥有其他部分长板的木桶相结合,就会成为一个可以装下很多水的木桶。

很显然,任正非成功了,华为成功了。
但是,美国会就这么甘心成为华为的踏板,让华为就这么青云直上吗?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抓捕孟晚舟,禁令前的阴谋
华为的发展势头一直十分猛烈,由于在研发板块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早在18年以前,华为的年创新率、年发明专利新增就已经超过苹果,在通信行业达到了全球第一。
正因如此,美国早早便盯上了华为,但是,作为一家能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企业,华为怎么会看不出美国的狼子野心呢?于是,美国就一直没能抓到华为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