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的账号因此涨粉几十万
以这样一出Bad End收尾,浪漫而又悲情,看得哥们无不潸然泪下。
校方目前只辟谣了“骑车三天三夜” ,那根据这个反推,也许其他情节都是真的?
巧合的是,“为爱冲锋的勇士”爆火后,连带着一个名为《苦主救助中心》的黄油也火了一把。
恰如其名,是关于NTR的游戏,游戏质量如何这里暂且不提,本作在双十一发售,恰逢“为爱冲锋”事件讨论度最高的时间,把游戏带入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吸引了一帮老哥,在Steam评测区分享自己的心酸感情史。
即使老哥们用“我有一个朋友”的开头遮挡,我们也知道,那是一段又一段属于个人的心酸血泪史
这不禁让我思考,以正常的思路来说,人们肯定是希望规避感情生活中的种种悲剧的,但每当关于牛头人、戴绿帽的讨论出现,你总能看到一群有一群悲伤的人,在评论区用“我有一个朋友”开头,讲出自己的心酸。
是NTR的发生率增长了吗?没有数据参考,我们当然不能下这个判断,但在一次又一次目睹、甚至亲身经历了这些人伦惨剧之后,我们对NTR的恐惧似乎被放大了。
“苦主”们在文艺作品里的形象普遍千篇一律,当伴侣的身心被夺走之后,他们表现出的是懦弱与无能为力的绝望,没有勇气夺回本属于自己的爱人,反抗、报复也无从谈起,无奈、挣扎才是这些角色的核心。
比如武大郎
然而在一轮又一轮的,关于NTR和被NTR的魔幻现实故事里,一个普遍的消极态度不知何时被塑造起来,即使抗争、报复,既然不能改变结果,那就不具备意义,只是一段又一段“默认”的,样板式的剧情,和一个个心碎但没用的人。
事实上不止是“NTR”,“舔狗”的概念也同理,在出于猎奇的,关于单方面感情付出而得不到回报的剧情洗礼下,我们认知里的一些东西似乎也发生了松动,在一段关系中付出是否能得到回报?自己会不会也成为段子里的人?进而对“付出”本身都产生了恐惧。
就像我经历了一次异地恋分手后被无缝,我花费了一段时间来让自己平复心情,转身投入生活;而如果我在“无缝衔接”的tag里逛上一天, 我只会更加的emo。
猎奇和取笑填充了我们的茶余饭后,却也同时放大了我们的焦虑,标签化的简单直接的处理方式,让我们的行动似乎失去了纯粹的初衷。我甚至已经想不起来自己上一次对一个人投以炽热的视线是什么时候,也记不清心跳加速的感觉。
在过量的信息和短平快的节奏里,我发现自己变冷漠了。
所以我才愿意相信这个“为爱冲锋”的山东男人,我不在乎新闻真相,我愿意给他安插上最夸张的、最有表现力的、突破天际的、牛逼轰轰的、震惊世人的、把这该死的现实干翻的剧本。
牛逼的同时还又该死的克制——他仍然记得戴口罩
他必须是那个赤脚一打五的人,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真切的感受到,不管段子把爱情塑造得多么不堪,大多数人眼里忠诚才是选择婚姻的初衷,即使是宫吧老哥也是纯爱战士居多。
就算平凡如你我,也值得纯粹的爱与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