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妮弗·洛佩兹美国R级惊悚片,这部电影依旧变态到《入侵脑细胞》 ()
但是FBI得到了机构高层的许可,这次尝试势在必行。
于是,凯瑟琳小心翼翼的进行了第一次“进入”。接下来,真正的大片开始上演。
卡尔·斯塔格的潜意识里非常阴暗潮湿。
导演通过慢镜头展示了下面这个场景——喷涌鲜血的浴缸旁,一只黑狗抖落着身上的血水。
我们常常用大卸八块来形容分解尸体,但在卡尔·斯塔格的潜意识里这太小儿科了。它可以把一匹马成片平均竖切。
注意看,马身体内部的器官还在跳动。
就问你,震撼不震撼?!不仅如此,卡尔·斯塔格的潜意识里还有很多扭曲的女性尸体玩偶。
一整套看下来,有没有觉得很恶心?在这个世界里,卡尔·斯塔格是绝对的邪恶帝王。
他的每一次出场,都能让你目瞪口呆。
或者是被吓到——
或者是被导演惊人的美学造诣所征服。
想从这样的卡尔·斯塔格身上得知被囚女孩的下落基本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勾起卡尔·斯塔格的善念。
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反映的是色彩斑斓的外部世界。潜意识里如此黑暗瘆人的卡尔·斯塔格,在同区别于自我的他者相处之时,一定有过不堪回首的惨痛经历。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阴影。
给他这些阴影的不是别人,是他的父亲。在卡尔·斯塔格幼年之时,母亲抛弃了他,他受到父亲无尽的殴打与折磨。打碎个盘子,就会被父亲破口大骂;
玩个洋娃娃,就会被父亲奚落成基佬。
父亲还曾经用熨斗烫卡尔·斯塔格。
在进行浸礼的时候,卡尔·斯塔格几乎心脏发作,是父亲把他拉了上来。但是,回家后的当晚,父亲就打断了他三条肋骨。
出于对父亲的了解,当卡尔·斯塔格遇到一只受伤的小鸟时,他在父亲发现之前就在洗脸盆中将小鸟淹死。他认为,这样做是拯救了小鸟,使小鸟免于更大的痛苦。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卡尔·斯塔格会沉醉于将女孩溺死于水的行为之中。在他眼里,这是一个庄严的仪式,是对弱小生命的超度。
综上,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卡尔·斯塔格的人格了。母爱的缺失和父亲的残忍,让卡尔·斯塔格自幼胆小懦弱,缺乏安全感。
在长期被施暴包围的成长环境中,父亲的暴虐心理影响到了卡尔·斯塔格对他人的反应。
卡尔·斯塔格学会了用父亲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并将满身的愤恨与欲望诉诸于更为弱小的女孩身上。
把女孩当做玩偶,既是他对母亲不满的报复性转移,也是长期受虐施虐所导致的扭曲的快感达成机制。所以,要唤醒卡尔・斯塔格内心的良善,就必须唤醒他心灵深处的小男孩。
让这个小男孩的意志,战胜潜意识里那个邪恶帝王的意志。
毫无疑问,这需要凯瑟琳恩温暖的呵护与真切的疼爱。
只有母性爆棚的她,才能最终使小男孩化解怨气,不在担惊受怕。
当然了,在这其中,作为卡尔·斯塔格长期相伴的狗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要不去前文也不会故意提它。
具体怎么回事,就请大家到电影中去看吧。
故事的最后倒也没什么悬念,小男孩占据了卡尔·斯塔格潜意识的主导地位,里面出现了囚禁女孩的相关线索,女孩成功得救。
塔西姆·辛这部《入侵脑细胞》,看的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想象力。
我倒觉得《The Cell》更像是一部图像视觉化的心理学悬疑片,多看几遍,确实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