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红杉资本、平安创投看好这家企业如何做口腔数字化“新基建”?
信息收集也就是扫描环节,是口腔医疗价值链的入口,包括CBCT、口扫和面扫等影像设备。
信息分析环节也就是设计环节,直接决定了后续治疗方案,和正畸、种植等治疗效果,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
菲森正是一家以口腔数字化影像设备和软件系统为切入口的民营企业。其产品包括CBCT、口扫、面扫,以及数字化平台软件等。
之所以从口腔影像切入是因为其创始人团队在医疗影像领域掌握多个核心专利技术。正是这些硬核技术使菲森有底气从底层突破共性技术平台。
扫描环节,打破核心部件壁垒
医疗影像设备的核心部件主要包含:平板探测器、射线源、微机电。

发言人表示,在平板探测器领域,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已经位于全球第一梯队。
2011年,菲森组建了CBCT研发团队;
2012年,CBCT原型1.0开发成功;
2013年,菲森首款CBCT产品发布
中国平板探测器企业在过去的10年时间内钻研CT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平板探测器已经供应了全世界。今天,全球排名前十的CT,约70%以上开始使用中国的平板探测器进入新产品的开发方向。
口扫作为椅旁数字化的入口,是未来口腔医疗影像的趋势。主要核心技术分为:共聚焦(itero,3shape)、结构光、散斑。
2016年,菲森启动口内三维扫描项目研发;
2020年,菲森玲珑口扫正式上市。
杨伟振表示,菲森正投入巨大力量研发新技术取代结构光,从而突破口扫共性技术。从底层器件创新永远是菲森的方向。
在创新研发驱动下,平均每年菲森几乎都会有新数字化影像产品上市或迭代。
2021年6月,发布了其最新悟空CBCT和S6000推车款口扫。
悟空CBCT作为其数字化影像终端,除了世界级的工业设计,还能更好链接DX云影、云芯模块;尤其在AI加持下,可“重构想象空间”,包括:种植体预警、自动神经管描绘、自动牙齿分割、自动下颌骨分离等海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