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正在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10月29日,由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电力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承办的“电力人工智能沙龙”在江苏苏州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等电力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和电力行业典型应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业务领域应用落地,助力电网高质量发展。
价值驱动
电力人工智能示范建设成效显著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智能+”,提出要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于能源电力行业而言,构建安全高效的能源互联网,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近年来,国网信通产业集团集中优势资源,自主研发了电力人工智能能力平台。平台提供智能语音、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光学字符识别、视频分析等技术服务,是电力系统首个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平台,现已广泛应用。”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总经理李强在电力人工智能沙龙上说。
在安徽,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正支撑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展电力人工智能能力平台二期建设,平台应用成效显著。“该平台涵盖输电线路巡检、智慧变电站、变压器声纹监测、现场作业安全管控、电网设备技术监督、智能语音客服及智能营业厅等12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利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及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使电网运营、检修、监督工作效率提升60%,减少人员成本达8000万元。”安徽电力信通公司运检中心副主任张靖介绍说。
在辽宁,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支撑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打造了人工智能建设体系,完成全天候的山火识别、线路通道障碍物智能识别能力构建。“电力人工智能能力平台的应用让输电故障、跳闸等风险降低了5%,实现紧急巡检、复杂场景辨识,以及设备故障预警及协同诊断等功能,覆盖巡检点38个,全面巡检替代率达到78.6%。”国网辽宁电力互联网部处长周小明介绍说。
“国网福建电力依托电力人工智能能力平台,深化平台的共性支撑、算法模型的迭代优化、AI应用的拓展落地,建设技术先进、应用场景丰富、管理机制高效、人才队伍专业的AI生态圈,进一步拓展电力AI+电网设备管理、AI+电网安全监察、AI+电网营销客服等领域的智能应用建设。”福建电科院专家林爽说。
成果分享
协同促进产学研用
在沙龙专题讲座环节,五位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关于人工智能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出各自的建议。
当前通用芯片中央处理器(CPU)的算力大幅提升,但仍无法满足神经网络的需求。“智能计算正在驱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图形处理器和新架构的AI芯片正在推进人工智能的快速落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专项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徐勇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