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十一的热闹,终于散去。
疫情冲击经济所抑制的消费热情,在这一天彻底爆发。而各大电商平台也都创下了新的交易记录。
天猫更是拿下4982亿的天量成交额,刷下历史最高记录,超过8亿消费者参与了这一狂欢。
当然,4982亿是从11月1日到11日的总成交额。但根据天猫公布的数据,即便是11月11日当天,成交额也达到了3716亿元,26%的增速是过去三年来最高。
这对疫情后复苏中的中国经济而言,是急需的一剂强心针。
而在城市方面,北京成为人均最土豪的城市。
还有几个有意思的数据,比如浙江省的男人最爱买女装,上海男人最爱美妆消费,男士美妆消费增速排名前五位的省市分别为:上海、西藏、新疆、北京、陕西。
直播,成为此次的最大亮点。将近3亿人涌进淘宝直播间,33个淘宝直播间在双11期间成交额过亿,近500个直播间成交过千万。
如果再加上京东、抖音、快手的直播数据,冲击力会更强。
这也成为疫情冲击之下,为数不多的新经济亮点。
2
疯狂增长的双十一数据背后,再次印证消费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强动力。
船长曾在《内循环时代,这些城市即将崛起!》一文中认为:
内循环时代,三个重要因素将决定城市格局:消费能量、枢纽能量、创新能量。
消费是内循环时代城市崛起的底牌。
交通是内循环时代城市崛起的通道。
创新是内循环时代城市崛起的决胜利器。
作为底牌的消费,是最强动力,也是检验城市发展成色的重要标准。
国内哪些省份、哪些城市的消费能量最强呢?
2019年,除了黑龙江、宁夏、贵州三个省份没有公布消费总额数据,28个省市的消费总额中,只有广东超过了4万亿,经济第一大省的实力同样体现在消费上。
山东和江苏紧随其后,二者都超过了3.5万亿,位居第二梯队。
其后,浙江、河南、湖北、四川四个省份也都超过了2万亿,位居第三梯队。
而河北、湖南、福建、辽宁、上海、安徽、北京等7个省市,都超过了1万亿,位居第四梯队。
综合来看,省份的表现与其经济实力,大致是呈正相关的。实力强的省份,其消费市场厚度、消费实力也都比较强。而实力较弱的新疆、海南、青海、西藏等省份,消费实力也相应的排在了末尾。
这个一致性,同样体现在城市层面。
2019年50个大中城市里,上海、北京两座超级城市领跑,也是仅有的两个消费额超过1万亿的城市。
广州则以9978亿的消费实力,排在第三。以商贸起家的广州,天然带着消费的标签。
本来在2020年势必会踏进万亿消费门槛的广州,受疫情影响,前三季度只完成了6649亿,且增速仍为-6.2%。进入万亿消费之城,广州今年有点悬了。
排在第四的重庆,消费额超过8000亿,毕竟体量接近一个省份。加上今年受疫情影响较小,重庆前三季度完成了8329亿的消费总额,大幅反超广州,可能成为中国第三座消费万亿规模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