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再次感叹,重庆和广州今年的较量,深入到了每一个细节里。
而排在第五到第十位的分别是成都、武汉、深圳、杭州、南京、苏州,六个城市都超过了6000亿,实力强劲。
令人意外的有两个城市。
一是成都,其消费实力超过了深圳、苏州等一众强市,位居第五。
二是深圳,四大一线城市中表现最差的,仅排在全国第7位。
造成如此局面,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深圳是移民城市,1300多万常住人口中,外地户籍人口高达800多万。而这些人的大部分收入还是转移回老家,抚养小孩、赡养老人,于是就出现了“深圳赚钱深圳花,还有一半寄回家”的现象。
加上深圳紧邻香港,生活成本高居不下,导致了相当一部分消费外溢到了周边城市。
而仔细观察前10名的城市,你会发现,与GDP十强城市高度重合。尤其是今年天津跌出十强之后,消费十强城市已与GDP十强完全重合,区别只是排位略有差异。
图片来源:山川网
毫无疑问,赢得消费的城市,正在赢得未来。
3
而当我们把时间线拉长到10年,哪些城市的消费实力,增长最强劲呢?
与2009年相比,50个大中城市的社会消费总额全部实现翻倍。
其中,合肥增长359%,成为消费实力增长最快的城市。其后,还有拉萨增长324%、徐州增长301%,成为仅有的三个消费增长超过3倍的城市。
而合肥的突围,再次验证了消费与GDP实力的一致性。
在船长之前的10年增长系列第一篇《42城硬实力PK!这个城市意外夺冠!》中,42个大中城市的GDP硬实力10年增长之王,正是合肥!甚至连增速也非常相近,达到了347%。
此后,有28个城市的消费增幅超过了200%,也代表了大城市该有的平均水准。
成都以283%的增幅位居第四位,这个西南中心城市,消费实力的增长算是实至名归。而在明年,成渝双城经济圈规划出台之后,成都将会迎来更大的爆发。
此外,还有19个城市的增幅超过100%。而排在最后的几位颇为意外——佛山、无锡、天津、北京,4个城市的增幅都低于150%。
尽管北京的10年增幅垫底,但源于北京的基数太大了。从10年的消费总额增量来看,北京增长6960亿元,仅次于上海的8324亿,排在第二位。同样,上海的增幅,也不算太高。
而天津与北京垫底的原因,似乎又不太相同。
近10年的GDP实力增幅,天津排在42个城市中的36位,“挤水分”的影响实在太大了。这也势必影响天津的消费数据。
2009年时,天津的消费总额为2430亿元,仅次于北上广深渝,排在全国第六位。而到了2019年,天津的消费总额5638亿,已经跌出10强之外,与GDP的下滑如出一辙。
消费,对于城市整体经济实力的影响,得以再次印证。
“十四五”时期即将到来,下一个五年的内循环时代,如何夯实作为“根基”的消费,势必影响未来的城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