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够了“专家们”的扯淡!理论戏弄人时,连声招呼也不打

1
比较优势
国家之间,为何能相互贸易?因为比较优势。
假设有A国和B国,两国都能生产葡萄酒和靴子,只是A国生产葡萄酒更有优势、B国生产靴子更有优势。
此时最优的策略就是,A国生产葡萄酒、B国生产靴子,之后两国彼此交换葡萄酒和靴子,就是能使总财富/总商品最大化。
可如果A国生产葡萄酒和靴子都有优势、只是生产葡萄酒的优势更多一些,B国生产葡萄酒和靴子都是劣势、只是生产靴子的劣势更少一些,此时该怎么办、还能相互贸易吗?
按照国际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可以的。A、B两国只发展该国更有优势、更少劣势的产业,之后相互贸易,社会总财富和总福利同样最大,人人受益。
正是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下,才有了当今繁盛的国际贸易——各国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之后去贸易交换其它商品。
全球产业分工也由此形成:欧美等国负责技术研发、高科技行业,及金融、文化、娱乐等服务业;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则负责把这些科技成果转成实物商品…即发展制造业;制造商品的铁矿石等原材料和石油/天然气等基础能源,则来自于非洲、澳洲、拉美等地区。
一个世界产业分工、全球贸易的国际经济大循环体系就此建立,在这一体系的支持下,全球财富急剧增长…我们当今看到的世界财富,主要是近二百余年创造的。
国家之间如何贸易呢?借助企业啊。
于是,一个个富可敌国的跨国巨头们崛起了……阿迪耐克、沃尔玛家乐福、大众丰田、汇丰花旗等等。
世界财富喷涌而出、富得流油,形势一片大好。
可慢慢的、慢慢的,问题来了:世界总财富是海量增加了,但国际贸易的红利并没有像撒胡椒面一样、让所有人都雨露均沾,而是被极少数人分走了…主要是跟跨国公司紧密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条。
再具体的案例是,如果你在跨国公司上班,不用问就知道你的工资高、福利好、待遇优。
在财富分配不均衡下,一国内部的贫富分化愈演愈烈、穷人和富人的财富差距越来越大。

说好的在比较优势下,国际贸易能让各国的社会总财富和总福利增加、从而人人受益呢?
2
涓滴效应
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有富人、有更多的富人、有更多极其富裕的富人,对穷人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然是好事啊。
为什么呢?专家都说了,因为涓滴效应。
富人有钱去消费,就会产生需求…消费越多、需求越大,相应的就能带动商品生产和服务供给啊。
富人买个豪宅,带动了上游的建筑业、水泥/钢铁等原材料行业、设计研发等服务业,及下游的装修装饰行业、家电家具行业、家具床上用品等行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就业,而很多的就业就是低端劳动、这正是穷人干的活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