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过后,一系列重磅文件公布,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而城市格局也将再次被改写。
最近公布的省市三季度经济数据,就强烈释放出这个信号。
1
不妨先来看看各省份的三季度数据,有何变化。
前三季度,GDP实力最强的依然是广东、江苏,也是仅有的两个超过7万亿的省份。尽管今年遭遇疫情导致经济增速下滑严重,但广东和江苏今年的GDP总量,依然有希望突破10万亿。
与上半年相比,各省份的GDP排序基本没有变化,省级层面的较量也很久没有呈现出新局面。排在前几位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地位稳固,后面的省份很难实现反超。
但三季度的排序,还是出现了一个反超者——湖北,反超了安徽。
作为疫情重创区,湖北的经济恢复比其他省份自然更慢。这也让安徽在上半年以超过湖北70多亿的微弱优势,跑到了第9位。
而随着湖北经济恢复加速,三季度湖北以2000多亿的差距,迅速甩开了安徽。相信四季度,二者的差距,会再次拉大。
从各省份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速看,31个省市中已有26个增速转正,目前还有上海、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和湖北5个省市的增速为负。其中,湖北的增速依然为-10.4%,今年想要获得正增长,已不可能。
而增速最快的,依然是西藏和贵州两个省份,尤其是西藏的增速高达6.2%,也能看出其受疫情影响更小。
贵州之后的15个省份,增速都在2%以上,表明大部分省份的生产、生活秩序已恢复正常。四季度之后的全年数据,应该会稳定在3%左右。
想想今年的困难形势,3%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了。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0.7%)、河南(0.5%)、北京(0.1%)和天津(0%)这四个省市,增速远远达不到预期。
广东的低增速,让身后的江苏(2.5%)找到缩小差距的机会。前三季度,两省GDP相差4588.27亿元,而去年同期的差距为5700亿元。
但四季度都是各省的冲刺季度,广东即便增速低于江苏,但总量的优势让其仍有可能在四季度拉大这一差距,江苏想要进一步贴近广东仍比较难。
而河南、北京、天津三个华北省市的低增速,虽然不能说是华北全面落寞,但显然能看出经济恢复的滞后性。
2
省级层面的较量,基本固化。而城市层面的较量,显然变数更多。
在已经公布的23个大中城市里,上海、北京、深圳依然稳居前三位,且深圳2.6%的经济增速,在一线城市稳稳领先。
尽管上海、北京的增速不高,但成绩单中也不乏亮点。比如上海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新能源汽车产值增长1.4倍;比如北京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2%,金融业增长7%,成为重要的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长沙尚未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但其上半年的经济增速就高达2.2%,三季度稳定在12位应该没有问题。
此后的几组城市较量,才是真正的精彩之处。
第一组,是近半年讨论最多的广州和重庆。
上半年,重庆反超广州241亿,冲上第四位,打破北上广深的四大一线城市格局,一时也引发不少热议。
到了三季度,广州增速1%,仍旧低于重庆的2.6%,这让广州继续被重庆压制。但二者的差距缩小到了231亿,也就是说,广州的增量是高于重庆的。
一组数据,足以看出广州重庆的反差表现。作为传统外贸强市,广州受疫情冲击较大,前三季度广州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4%,尚未转正。而重庆的进出口总额,却增长了11.4%,内陆港口型城市的交通优势,开始体现出来。
当然,我们不能就此断定重庆已彻底反超广州。毕竟广州的体量不可小觑,四季度能挽回一些增速的话,年底有望把位次重新夺回来。
第二组,是武汉和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