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中城市的竞争上,济南也最终胜出。在山东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对济南、青岛的定位十分清晰:
济南:实施“强省会”战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青岛: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
同样,杭州、沈阳也因省会的巨大优势,成为被扶持的城市。
第二,国家战略层面的抉择。
在国家层面看来,一座城市能否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关键是能担负国家发展战略中的职能、能否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
在设置国中城市时,区域格局是更重要的因素。
从这一点看,沈阳被选中的概率最大。
在目前的9个国中城市中:
华北有北京、天津,二者在这个区域的地位无人匹敌;
华中有郑州、武汉,长沙入选的几率已几乎为零;
西北有西安,西南有成都、重庆,三座城市足以带动整个西部的发展;
华南有广州,加上粤港澳的其他两个中心城市(深圳、香港),活力无穷大;
华东有上海,上海实在太强,而杭州和南京又离得太近,不可能再在这一区域设置国中城市。
而济南和青岛,位置就更加尴尬,被京津冀、长三角、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围住,设置国中城市,仅能带动山东,但这又与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功能重合,所以概率也不大。
唯独东北区域缺了一个。
这两年,国家大力支持东北全面振兴,养老金调剂、省对省市对市结对帮扶,在“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战略方针面前,东北不能被落下,这个曾经的共和国之子,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中城市来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