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毒鸡汤!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正深刻改变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供给侧改革时代默许了大佬们通过内部的竞争烧钱,最终形成垄断,待到大佬吃的肥头大耳,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人民日报说的很直接:“世界科技的星辰大海很广阔,不要老盯着大妈的白菜了”。
互联网的人口规模红利时代起码在国内的池子里已经结束了,至于说阿里腾讯能不能在国际上找到新的增量突破口,那就要看能不能刚过国际巨头了。
从互联网的红利结束到新基建的上位,这两者一个是现实,一个是主动的突围。
新基建是什么?

按照官方的表述主要包括7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以及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但这件事情要看懂需要整体来看。
这是在全面改造中国社会的生产组织系统。
5G是连接沟通效率的升级,特高压是整个能源动力的升级,城市群内部的轨道交通是属于缩短空间的距离,甚至可以让跨市上班成为可能,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属于汽车产业的升级,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更是让整个工业协作进一步拔高。
这一切造成一个什么结果呢?
中国社会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
一切为了增量!
这是一场中国社会整体的进化,而且时间紧任务重,也只有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高层才会对各位大佬显得“恨铁不成钢”。
大家可以仔细的琢磨一下。
被怼的大佬,其实一点都不委屈。
3
中国经济的新动能是什么?
有哪些确定性机会?
新基建的建设过程本身就是新动能,就拿5G来讲,通讯效率的大大提升,并实现从人口10亿级的连接升维到万物互联百亿千亿级的连接,本身所创造的增量都是肉眼可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