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明义亮观点:
信贷政策并非转向紧缩,而是回归正常化,相比去年放水救市下的普遍信贷红利,今年的信贷红利少了、但存在结构性机会。
我们要做的,是根据这一新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
1
3月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主席就2021年的信贷政策有如下一段论述:
肯定有很多政策还会延续下去的,让利比较多的是贷款利率,因为今年整个市场利率在回升,我估计我们贷款的利率也会有回升……可能会有所调整,但是总的来说,利率还是比较低的。
用人话解读其实就两点:一是贷款利率整体还是偏低,当然是相对过去正常的年份;二是贷款利率会有些提高,这是相对2020年来说的。
在去年初疫情期间,我做过多次直播、也在破竹APP上的课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文末海报上的二维码)里多次提醒大家,要把握住印钞放水下的信贷红利,听了我建议的朋友相信现在已正偷着乐…没办法,任何机会都是有窗口期的,错过了这一趟、只能等下一班。
去年的信贷红利从10月份开始就有所收紧…利率没怎么涨,只是审批变严。
可到了年底,利率已有所上浮。过了元旦,广东/京沪等地开始严控、并审查违规信贷进入楼市。春节之后,更多的省市要求银行审慎放贷、杜绝信贷流入楼市,与此同时,贷款利率同步上涨。
去年,支持中小企业的经营贷利率普遍在4%左右,最低能达3%出头,甚至出现年息3.85%、最长二十年贷款时长的信贷产品…比首套房贷利率居然会低近2%。
现在经营贷的利率普遍在5%左右,比去年最低点有至少1个点的涨幅。
买房贷款的朋友,估计感触更深些:去年底的房贷利率,几乎是本轮楼市周期的最低点。可过了春节,不仅房贷难批,若按照老的基准利率计算、也多上浮3%-5%…比如本来上浮15%的,现在却上浮了18%、甚至20%。
上图是2月份首套房贷款利率最高的十大城市相关情况。
由图可知,这十大城市2月份的首套房贷利率,普遍比1月有所上涨,最高的涨18个基点、即0.18%,只有一个城市利率跌了、也只有2个基点——0.02%。
银保监会主席的“我估计我们贷款的利率也会有回升”,其实已经发生。
经营贷、房贷…涨声一片,似乎回到了信贷紧缩的年代。更多人或许会懊悔:这信贷的红利,还没捕捉到呢、就这样又走了。
2
有些人会疑惑,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还在使劲的印钞撒钱,新总统拜登一上任又推出了1.9万亿美元的经济救济计划,中国这么快的就进入信贷紧缩周期了么?
这个问题,我在之前的文章《全球印钞停不下来,中国何以成了最强逆行者?》里说过,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越来越是自变量,各项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将根据本国的情况自行决策,而不是根据别国的政策来制定自己的政策……所以就出现了中外货币政策背道而驰的现状。
印钞放水、信贷刺激的目的是什么?保经济、保就业。
可当这些目的达到一定成效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就会退场、因为它的负面冲击太大了。
2020年中国经济出现了V型反转,进出口总额在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的同时、又再创新高,并且成为世界上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全面恢复、生产生活日趋正常……在这样好的趋势下,宽松货币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
其中的一个就是资产泡沫、尤其是楼市泡沫。
去年,包括深圳、东莞、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房价都有一波约20%以上的涨幅,而它的背后就是信贷宽松、尤其是经营贷的助力。
去年在疫情冲击下,为了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生存下来,政府推出了利息极低、审批极为宽松的经营贷,并且以“政治考核”要求各银行尽快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