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就是很多人钻了政策空子,以极轻松的方式,获得了大额、低息、且时间较长的经营性贷款。要知道这些贷款利息比首套按揭房贷还低、里面存在巨大的套利机会。
去年部分城市房价上涨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信贷宽松下经营贷资金的流入推动。
但是要纠正的是,利率上涨并不是信贷紧缩…准确的说法是信贷政策回归正常化。
利率影响的是资金的成本,而央行的逆回/MLF/SLF等操作及存准率的变动才影响货币的多少、这才是信贷的松紧,当然利率会影响人们贷款的意愿、进而影响市场中钱的多少。
信贷不会像2020年那样宽松,利息微幅上涨、政策回归正常……在这样的原则下,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呢?
3
前文已经说了,现在并不是信贷紧缩、而是回归正常化,又因为要防控金融系统性风险,所以房价下跌、甚至大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在政策“不急转弯”的指引下,货币政策回归正常是一个缓慢、渐变、感觉不明显的过程,所以会存在一些窗口期。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房贷成本上升、按揭房贷应抓紧办理。
大家要知道,现在的贷款利率是LPR加减点、以前是贷款基准利率上下浮动,现在的利率上涨是加的点数更多、而LPR数值则基本保持不变。
所以对已经办理过房贷的存量房奴们来说,房贷成本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新批的房贷客户…因为加点多了。
去年底银保监会出了一个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翻译成白话就是银行的按揭房贷额度有个上限,在房贷额度不足时、势必引发利率抬升,再往后可能就不是利率上调的问题,而是贷款审批更严、额度批复更低、且很可能贷不到钱的问题。
如果房贷利率高也没有办法,只能先把房贷批下来、等以后信贷宽松时再想办法置换成低息贷款。
消费贷的红利会出现。
银行是企业、追求盈利,而其盈利来源主要是存贷息差…所以银行天然有多放贷的冲动。在房地产贷款受限后(部分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能超50%),银行只能寻找其他的放贷领域,而这个领域大概率是消费贷。
现在政府要扩大内需、要做大国内市场、要支持实体经济,而消费贷正好帮得上。通过借贷提前消费,扩大了内需、做大了市场、同时也支持了实体经济…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而消费又促进、拉动了生产。
所以有特定目的的消费,如装修贷、车贷、家电等大件商品消费贷、以及信用卡分期等会存在信贷的红利…说白了就是利息较低。
那多低的利息才是低呢?有些朋友在2020年的信贷红利中,就因为想等到最低的利息、最终却错过了信贷的红利。
我认为月费率0.3%以下、年真实利息6%以下就可以果断出手。现在有些信用卡分期五折优惠、月费率0.35%,部分银行装修贷月费率0.25%…不用犹豫、可以果断办理。
经营贷红利仍在,要求更严、只属于真实经营的实体。
2020年经营贷审批宽松,出现了很多漏洞。经过一年的实践,银行及监管层的监管手段、侦查方法也在逐渐完善,去年那种凭借一张新办营业执照就能批下经营贷的机会几乎不会再有了。
但是一些有实体、有经营、有资金流水、且之前没有做过贷款的真实经营中小微企业,仍能办理低息的经营贷,满足这个要求的朋友可以重点关注下。
“不急转弯”指引下,信贷政策缓慢回归正常,期间还会存在一定的窗口期,请尽力把握住、不要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