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长春下跌0.4%,南充、宜昌、牡丹江下跌0.3%,岳阳、贵阳、哈尔滨下跌0.2%,北海、湛江、安庆、秦皇岛、青岛、呼和浩特、太原各下跌0.1%。
北方城市,依然占据多数。
从二手房同比涨幅看,70个城市中有46个上涨,24个下跌。
深圳上涨15.3%依然位列第一,银川上涨9.7%、成都上涨9.3%分列二三位。徐州、广州、宁波、西宁、无锡、唐山、杭州的涨幅都超过了7%。
而24个下跌的城市中,哈尔滨、郑州、太原、天津、济南、青岛、石家庄、长春、呼和浩特等9个省会城市上榜,房价都跌回了一年前,可见北方中心城市陷入的泥潭之深。
经济分化所导致的资产价格分化,已体现的淋漓尽致。
3
与此同时,楼市的调控依然在收紧。
据第三方统计,2月上旬,各地房地产调控超过20次,2021年仅过了不到2个月,房地产调控已经高达62次。
仅2月1日到2月10日短短10天时间,就有杭州、北京、深圳、上海连续出手调控楼市。
比如杭州,要求相关金融机构规范管理,确保冻资账户必须为购房家庭成员名下账户。
比如上海,“沪十条”中有关新房摇号的新规落地实施。
尤其是深圳,一则《关于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的通知》全网刷屏。以二手住房网签价格为基础,参考周边一手住房价格,综合形成全市住宅小区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
而春节后,深圳多家银行已经依据通知下批了贷款额度,行动迅速。

而其他银行也会大概率跟进,深圳的“高杠杆”炒房客,势必会迎来重重一击。
掐住流向房地产的钱,才是调控的黄金砝码。
年前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出台的针对银行的“两道红线”,更成为重要一环。

通知出台后,全国各地多家银行一度出现房贷额度紧张,甚至无款可贷的局面。
压力被迫推向银行一方。
而最新的消息是,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的地方版细则,都提高了上限。
比如广东,对辖内第三档、第四档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提高了2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
比如海南,对第三档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提高了2.5个百分点。
比如上海,对第三档、第五档银行相关监管指标分别上浮2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
比如浙江,部分银行房贷考核上限调高1个或2个百分点。
“不急转弯”,不硬着陆,毕竟房贷对银行的重要性,你我皆知。
因城施策的当下,只能一步步来。